高!贵阳菜价得敢“伤”


  在金阳新区上班,租住金顶山一带的王女士,很长时间以来都在为居高不下的菜价纠结,在她看来,每天下班后最难决定的事情,是究竟该买菜回家做饭还是直接在外面吃完再回家。王女士说:“每天买菜,菜价真的很贵,有的时候还不如在外面吃饭更划算。”居住和工作都在小河区的万先生也有同样的感受,万先生说虽然他家里的菜基本都是妻子买,但每次他到菜场买菜都会心疼一番。王女士与万先生的感受,其实就是绝大多数贵阳市民的生活写照,对于市民们来说,贵阳的菜价就一个字——贵。
 众所周知,“菜篮子工程”是 一项事关涉及千家万户和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各地各级政府主抓的主要工作之一。在贵阳,自进入2010年以来,菜价伴随着国内原油价格和CPI的连续增长而一路走高,加上受到2011年年初的干旱天气影响,城市菜价更是达到了历史高位水平,并且呈现出只升不降的现象。
对于菜价持续走高,上至贵阳市政府,下至各级相关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治理措施。纵观全贵阳市,虽然各种治理措施没有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菜价的疯长势头得到了遏制。
 
现状 菜价居高不下
王女士说,为了比较各个菜场的菜价,她偶尔会去多个菜场逛一逛,有时候下班途中就会在三桥或头桥附近买了菜再回家,有的时候她会走到花果园那边买了菜再回家。经过比较,王女士发现,其实各个菜场的菜价都相差不多,悬殊最多也就四五毛钱左右,有的时候碰到菜农自己挑着菜在大街上卖,可能会便宜一些。
据了解,目前贵阳的菜价始终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一般大众生鲜蔬菜的价格为:豇豆4-5元/斤,青椒(本地产)元/斤,青椒(外地产)2.5-3.5元/斤,茄子3-4元/斤,无筋豆5-6元/斤,四季豆4-5元/斤,小白菜2.5-3元/斤,大白菜元/斤,西红杮2.5-3元/斤,玉米(剥好粒)6-8元/斤,玉米(未剥)3-4元/斤,黄瓜2.5-4元/斤,土豆2-3元/斤……“我发现这些菜的价格自从涨上去之后就没有降下来过,还是高高在上啊。”买完菜的万先生无奈的对笔者这样说。
相对于生鲜蔬菜一段时间以来较为稳定的价格,猪肉价格则出现了大幅上涨,6月14日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全国瘦猪肉达到18元/斤,已经破历史最高点。在6月14日当天,笔者下班后来到相宝山一带的小规模菜市场买,猪肉的价格基本还是和前几天同样的价格,但是随着全国肉市的上涨,贵阳猪肉价格再次上涨已然成为了必然趋势。
 
怪像 批发价格下降零售价格坚挺依旧
菜价怪像,不是贵阳的专利,今年年初全国多地出现菜价疯长,各有关部门相继进行治理,随即出现了蔬菜批发价格仅仅几毛钱而零售价格却高达几块钱的现象,致使很多菜农和批发商蒙受损失,部分菜农丧失种菜积极性,导致大片蔬菜烂在地里没人收。提起菜价怪像,相信很多人都对今年3、4月份在国内多地相继出现的几起菜农不堪忍受菜价下跌厉害而自杀的事件记忆犹新。诚然“菜价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今年初,贵阳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遭遇了空前的干旱天气,致使蔬菜价格快速上涨。为了保证菜篮子工程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障市民的菜价安全,贵阳各有关部门加强了菜价治理措施,在短时间内控制了菜价疯长的势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此过程当中,贵州电视台、贵阳电视台、《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贵州商报》等省内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为进一步稳定菜价,保障贵阳市乃至整个贵州省菜篮子工程稳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舆论支持和有力监督。
虽然说各有关部门的治理措施遏制了菜价的疯长势头,但是经过分析,经过自己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真正的实惠并没有落到 市民手中,因为菜价只是停止了疯长的势头,但是却没有下降,依然坚挺,而与此同时每天从各大媒体所报道出来的数据显示,各大批发市场的蔬菜批发价却在连连下降,呈现“一头倒”的怪像。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贵阳蔬菜批发价大幅下降而零售价居高不下,造成摆上城市菜摊上的蔬菜价格比菜园收购价番了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呢?答案很快集中——流通环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部分商贩直截了当的说到,“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我们每天都会把蔫了的菜叶全部摘掉,我们每天都在损失,所以每斤菜要比批发市场上贵一块钱左右。”
 
治理 试行农贸市场生鲜蔬菜统一配送体系
6月7日,贵阳市有关部门召开会议,宣布从6月至年底将在全市试行农贸市场生鲜蔬菜统一配送体系,以减少流通环节,促进农贸市场终端菜价下降。据了解,在这一配送体系中,相关职能部门将发挥统筹和引导作用。目前,贵阳市已按照市场化导向,确定由贵州创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贵阳乌当源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展试点配送。据介绍,两家公司原则上每天清晨6时配货到农贸市场,并根据经营户需要提供分拣服务。试点初期,两家公司将重点配送包括大白菜、白萝卜、折耳根、西红柿等18种大众生鲜蔬菜。 按照要求,蔬菜配送到农贸市场经营户手中,须保证批发价格低于经营户自行进货价格。此类蔬菜将实行统一的建议零售价管理,即在保证经营户收入不降低的前提下,建议零售价原则上要低于所在农贸市场同类蔬菜零售价的20%,并在农贸市场进出口或电子显示屏上公示。
目前,参与试点的农贸市场分布在云岩、南明、小河、乌当,分别为红岩、新路口、万东、红边门、金鑫、延安西路、盐务街、小河西工农贸市场,以及乌当新添、洪济、心怡农贸市场。
对于此次生鲜蔬菜试行统一配送,王女士认为只能取得“点”的作用,而要想取到“面”的作用,还得需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多管齐下。她说:“就个人来说,我不认为政府这样做会把贵阳的菜价降下来,因为整个贵阳目前才有几个试点农贸市场,即使这些农贸市场里的菜会比别的菜场便宜几毛钱,但是一般情况是不会为此而大老远跑去这些农贸市场买菜。”
笔者以卖菜人的身份在相宝山一带的菜场里采访了定点买菜的张大哥,他说其实他们在菜场里买菜,每天都要去批发市场发菜,他们也希望批发的价钱低一点,拿回来后可以买价格便宜一点也能保证利润,同时价钱一便宜,菜就走得快。他还说,要是政府能把这次的统一配送推广到全市的菜场,他首先第一个就申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