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争走向共生与集聚


    找到了竞争的原点,接下来便是关注另一个问题:共生。商场上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共生、共发展。从竞争走向共生,从个体生长壮大到种群发展,即是自然的法则,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我们不仅要看到市场竞争的一面,还有多方合作的一面、彼此帮扶的一面。因为如果你竞争到消灭了所有竞争对手的程度,你也就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市场土壤。个体之间的竞争与种群内部的共生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商务活动中,很多高明的商家在自己取得预期胜利的同时,也都不忘把自己的伙伴甚至对手拉一把——不要逼人太甚。这里,我们就站到了种群的层面上看到了提高自适应能力的另一个角度。

    从共生再往下走是什么呢?集聚——不仅是相同的种群,而且是不同的种群构成集聚的现象。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一些新的时兴词儿:产业带、城市联盟、企业集群,这就是典型的集聚效应。集聚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高技术集聚型,美国硅谷、中国北京中关村、大连的软件外包。

    园区集聚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园区。

    行业集聚型,通过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头、示范、辐射、拉动等作用,形成行业集聚。

    ............

    个体之间的竞争,与竞争前提之下的合作,提高了我们对于环境的自适应性,经过整合、磨合、融合、聚合……整合形成共生基础,磨合构成良性互动,融合产生平台机制,聚合放大系统功效,不断催化在种群内部的共生、群落之间的聚合。这三个层面的相关联动、层层递进使得我们企业将逐步建立优胜劣汰的产业生态系统,通过竞争适应环境的快速变革,走出被动的传统惯性,来掌握战略主动权;利用共生的平台,充分配置资源;抓住集聚的趋势,实现迅速成长。这就是我们提高自适应性,调整企业生态的基本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