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紧缩进入观望期


货币紧缩短期可能观望

--- 王正桃

2010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央行进行了4次加息,10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随着CPI数据超过5%之后,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大幅增加,近期股市不断下跌,相关加息传闻更是满天飞。本周三511日公布4月份CPI数据,市场普遍预期继续高于5%,略有回落但货币从紧依旧,然而周末消息非常平静,并没有如往常一样提前加息,连存款准备金率都没有上调。这种反常是一种信号吗?货币紧缩短期是否会进入观望期?

 既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防止大起大落,又要调节通胀预期,防止恶性通胀发生,这是我国货币政策需要综合考虑的两大因素。

经济下滑明显,货币紧缩遇阻。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为52.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延续201012月份之后的下降趋势。4月本来就是固定投资旺季,PMI逆市下跌值得关注。同时一季度上市公司账面存货金额创历史新高,说明企业库存已达高位,库存压力较大。从GDP角度观察,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为9.7%,相比去年一季度11.9%的增速有所回落。截至目前,全国除港澳台的31个省区市中,共有21个省区市公布了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指标,其中只有湖南和新疆两地GDP增幅比去年同期略高,其余绝大部分省份经济增长速度均低于去年第一季度增幅,尤其是东部省份回落明显。从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角度观察,虽然整体增幅超过25%,但是很多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盈利明显下滑,库存增加,尤其是民营企业业绩低于预期,这也是前期中小盘股价暴跌带领股市连续回调的主因。由此近期开始有专家担忧国内经济硬着陆风险,经济回落速度过快,如果继续严厉的紧缩货币,经济硬着陆风险加大,如果经济过度下滑,经济转型也就是空话。

通胀压力缓解,货币紧缩短期可观望。4月份CPI数据普遍共识为5.1%-5.2%,极少数机构预测低于5%,环比基本确定回落。未来通胀预期也将下降,这是由于通胀的两大因素得到缓解,一是食品价格明显下跌,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导致输入性通胀压力减小。曾经一度疯狂的蔬菜价格近期竟然出现截然相反的滞销现象,一方面由于去年蔬菜价格疯狂导致菜农大面积扩产,近期又是新鲜蔬菜集中上市季节,因此蔬菜价格的下跌具有持续性。另一方面政府长期的行政手段发挥作用,炒作资金撤离,蔬菜价格上涨动力衰竭。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并且商品期货集体走弱,从暴跌幅度和力度分析,期货的中期多头基本消亡,但在美国没有加息的情况下,中期的空头主力也难以形成,短期商品期货将维持顶部区域震荡,继续大幅上涨的动力衰竭。前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与国际流动性充裕关系更大,而实际需求并未大幅度增长,这是国际大宗商品致命的一点,随着全球货币紧缩一段时间后,大宗商品难以继续上涨,如果美国加息,则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将彻底终结。从上述两方面分析,4月份CPI环比下降很可能成为CPI的向下拐点,通胀预期将逐步下降。

近期欧洲央行议息后宣布维持基准利率1.25%不变,国际大宗商品集体暴跌后全球通胀预期下降,同时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企业库存增加,盈利下降,蔬菜价格暴跌而滞销,4CPI环比下降基本确定,输入性通胀压力缓解等等因素都说明短期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进入观望期。在紧缩货币短期观望,而商品期货尚未形成中期下跌趋势前,这个空档期的宏观环境利于市场上涨,预计为2-4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