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与“道”一样,是中国古代最富内涵也最广外延的字,它具有极深的哲学含义、文化含义以及科技含义。老子《道德经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大宗师》:“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
宇宙间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从最抽象到最形象,从最本体到最具体,从最“精神”到最“物质”,从最正面到最负面,从最高雅到最低俗,不是可以归于“道”,就是可以归于“气”。大致太极为气,小致精气为物,如元气、阳气、人气、心气、运气、福气、空气、天气、地气、火气、水气、云气、土气、风气、节气、习气、生气、活气、景气、祥气、新气、时气、王气、古气、笑气、寒气、冷气、烟气、商气、财气、神气、佛气、道气、仙气、喜气、宝气、呼气、吸气、上气、下气、顺气、作气、消气、柔气、脾气、闲气、暖气、怒气、洋气、香气、粗气、沼气、煤气、湿气、阴气、咽气、憋气、怪气、杀气、凶气、煞气、腐气、赌气、冤气、灾气、霉气、晦气、败气、丧气、脚气、臭气、瘴气、疝气、膻气、毒气、死气等。
至于用“气”打头的词或成语就更多了,如气运、气概、气魄、气势、气性、气宇、气韵、气质、气数、气度、气息、气盛、气候、气流、气象、气压、气体、气氛、气氛、气功、气力、气恼、气味、气温等; 还有气吞山河、气冲霄汉、气势如虹等。另外有一些成语中含有“气”字,如英雄气短,年轻气盛等。
我们老祖宗创造的这个“气”字,传到扶桑之后,日本人将“气”用的淋漓尽致,上述这些用法中,很多都是从东洋再返销回来的,其中不少与科技相关,如电气、氧气、氢气、氮气、毒气等。
“气”即可表示为正面、积极和健康的,也可表示为负面、消极和病态的。从人格和人的行为来说,一个人应该有的是浩气、正气、骨气、侠气、胆气、勇气、志气、朝气、豪气、锐气、大气、英气、硬气、争气、血气、士气、才气、义气、意气、刚气、猛气、虎气、雅气、文气、美气等。
近些年来,人们流行对“气”的一些新用法,如牛气、雄气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随意编排一些带“气”的词,如“他真有点老板气”,“这里有新鲜气”等
还有一些“气”对人格和人的行为来说是中性的,无所谓褒贬,如养气、心气、中气、底气、脾气、憨气等。另外有一种“气”仅是个人的某种特点,也许是缺点,并不一定影响人格的高尚,如老气、暮气、稚气、娇气、傲气、怨气、呆气、傻气、赌气、书生气、书卷气、书呆子气等。
但一个人不该有以下十四种“气”:
一是俗气,即俗不可耐,与贫穷、平凡和通俗不同,有的人一贫如洗或没有受过教育,但毫不俗气;而有的人即便成了亿万富翁,或官至极品,但言谈举止仍庸俗不堪。
二是痞气,即痞里痞气,地痞无赖,痞棍混混,如人们所说,影视界总有那么一些男星,天生就长了一脸的痞气,很给力,很受人待见,正所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但在现实中,是一种很糟糕的人格。
三是匪气,即土匪习气,匪帮匪徒,在影视中可能以江湖反英雄的角色出现,也许很抓眼球,但实际上多是社会的祸害。
四是媚气,即谄媚讨好,媚上欺下,媚骨媚惑,阿意奉承。
五是奴气,即奴性十足,奴颜卑膝,甘当奴才,贾桂般跪惯了的人,鲁迅说过:奴才与奴隶是不同的。
六是油气,即油头滑脑、油腔滑调,毫不可信。
七是流气,即流了流气,下流放荡。
八是小气,即小家子气,嫉贤妒能,狭隘短视,排斥异己,或吝啬守财,但决不同于勤俭节约。
九是酸气,即酸腐不堪,朱自清先生在《世纪评论》上,写过《谈书生的酸气》,把古今读书人的寒酸相,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鲁迅的《孔乙己》更是栩栩如生。
十是妖气,即常说的妖了妖气,诡怪妖异。
十一是骄气,即骄横狂妄,骄奢淫欲,目空一切。
十二是官气,即摆官架子,甚至仗着官势耀武扬威,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十三年是霸气,即恶霸之主,横行霸道,欺行霸市,以强凌弱。
十四是邪气,即邪恶阴毒,邪门歪道,邪财邪术,无恶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