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驼背坐进奔驰的民族


  从驼背坐进奔驰的民族

                                   ——《阿联酋印象》节选





    顶级的豪华酒店和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和有着12个车道的宽阔马路,以及一应俱全的现代设施,这一切的一切,都毋庸置疑的使迪拜成为奢华的代名词。人们更是无法想象,当年的迪拜竟是一个寸草不生,水资源严重匮乏,到处是荒凉大漠的不毛之地。

    在迪拜的展览馆内看不到多少精美的文物,只是看到用木条搭就的简易草屋,这就是当年阿拉伯人唯一的住所。不仅缺少必要的生活设施,连简单的生活器皿也是寥寥无几,甚至难以找到一块完整的木板,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难以想象,在这常年气候炎热的土地上生存的阿拉伯人,何以度过那气温高达50多摄氏度的炎炎夏日?

这就是早期迪拜真实的写照,即便是后来珍珠贸易成为迪拜重要收入的来源时,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贫穷的面貌。然而,伟大的真主对生活在海湾地区的阿拉伯人却是眷顾有加。为他们打开了新的财富大门——那就是石油的开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人工养殖珍珠的出现,阿联酋的珍珠贸易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了新的、价值连城的黑色“珍珠”——石油。

    现在,每天400万桶的石油出口为阿联酋,也为迪拜带来了滚滚财源,也使昔日骑在驼背上的阿联酋人直接坐进高级的奔驰轿车。在迪拜,但凡是公民便可衣食无忧,孩子的抚养、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之所以如此,除了令人羡慕的石油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藏富于民。

    正像上海世博会上阿联酋国家馆播放的宣传片中介绍的那样:“我们所以如此幸福,并不仅仅是因为有了石油,而是因为我们有了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他为我们开办医院,兴建学校,使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以迪拜为例,上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贸易得以快速发展,但他们的酋长却藏富于民,将石油的较大收益给予了人民。

如今,在这个面积仅有4000平方公里的国家,石油收入仅占GDP总量的6%。据悉,阿联酋将实行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其近年兴建的Jebel Ali港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港口,这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不难想象,即使在不远的将来,迪拜的石油开采殆尽,这个海湾明珠也不会因此而黯然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