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牛肉膏竟然合法,只怪国家没禁止?


致癌牛肉膏竟然合法,只怪国家没禁止?
文/格林豪泰酒店徐曙光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州也出现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可以把鸡肉、猪肉加工成为口感以假乱真的“牛肉”。广州市工商局昨日就此回应称,“牛肉膏”此类的食品添加剂是属于调味品性质,只要生产和使用证照齐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那么消费者还是可以放心使用,只要国家还没禁止使用,它的存在就算是合法(央视网 4月19日)


   “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参加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到食品安全问题时曾连称“惭愧”。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幼小生命逝去的悲戚声似乎依然在耳边萦绕,瘦肉精、染色馒头以及这披着合法外衣的牛肉膏又相继出现,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危机的确把人们给折腾坏了。


    有毒食物如此横行于世,感觉吃啥都不靠谱,令人们不得不问,为什么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其中,政府监管疲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监管部门的工作做得足够严密,怎么会有这么多假劣产品招摇于市呢?


    如今,广州监管部门以一种照本宣科的态度对待“牛肉膏”,认为国家没有禁止就是合法的,看起来比较尽职尽责。实际上,这恰恰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松垮工作方式。如果这种工作方式渐渐变成了执法部门的一种习惯,那将贻害无穷。


    添加剂“牛肉膏”具有可以把鸡肉、猪肉等变成牛肉的属性,目前已成为不法商人攫取利益的手段,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挂牛头,卖猪肉”,如此造假牛肉本身是违法经营行为,对于这种既不道德又不合法的行为,相关部门应有所为。一个浅显的道理是,“牛肉膏”存在合法并不意味着滥用也合法。


    口口声声称牛肉膏未被禁用就是合法的,是在拿法律的威严当推脱责任的挡箭牌。与此同时,面对部分商人违法法律法规,唯利是图的表现,温总理“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等言论发聋振聩,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道德原因发人深思。


    掺假商人为获取高额利润的动机是显见不争的,通过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抑制他们利欲熏心的举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部门及公务员来说,在道德滑坡严重的大环境下,更需要涅而不缁,坚守职业道德,认真、负责地发现并处理好每一个不安全漏洞。这样才能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让百姓们吃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