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有形之手来服务汽车市场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时代,有形之手被认为是多余的,政府的干预从来被认为是有违市场经济的原则,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任性却造成了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恶果,也引发了经济危机在全球的蔓延,世界汽车市场也因此遭遇严重挫折。奥巴马开始将手伸进了市场经济,伸进了企业。大批的政府贷款转为政府在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的股权,美国政府最终成为了世界汽车企业巨头的最大股东。奥巴马的有形之手不仅仅是对于这些整车企业,而且对零配件、经销商都予以程度不同的援救。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复苏美国汽车产业,保证经济增长。
虽然斯密强调市场的“无形”作用,但是凯恩斯的“有形之手”却在罗斯福当政美国总统期间大放异彩。政府的干预因此被认为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而对于中国的汽车市场来说,政府的作用更不能忽视。
目前汽车生产企业有大大小小的数百家,但是有些企业年产销规模只有区区的数百辆,最多的虽然有200多万辆,但是和世界级的汽车巨头相比,还要有好几倍的差距。这么多企业,倘若由市场优胜劣汰,那么耗费的时间将不可想象,中国的汽车企业要进入世界汽车列强也将成为遥不可及的事情。因此,兼并重组必须有政府来推动,而许多企业的国有性质也给政府有形之手带来了便利。
作为销售环节,如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非厂商之间所能解决。在生产厂商处于强势地位的情况下,必须有政府出台相关的法规来规范经销行为。而目前的品牌管理办法,也确实需要政府尽快予以修改和完善。最重要的,汽车不同于其它商品,其安全性在产品使用中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但是,作为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要使得消费者能够自己辨别产品的好坏,以及维修上的利益,就有些强消费者所难了。因此,对于汽车的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权益保护、产品召回等等都必须要由政府以及相关机构来完成
因此,政府的有形之手必须要伸进汽车市场。当然,也不能随便乱伸手,必须要讲究市场原则,必须要求的市场与 政府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