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跌幅榜,满榜暴跌股,几乎清一色的此轮熊市至今的强势股(逆市上涨或抗跌股、跌幅浅股)——氟化工股、盐化工股、基础化工股、化纤股、纺织股、医疗设备股、啤酒股、农业牧业股、食品股、水利股、商业地产股、水电股。——本文开写时,只有一只股票跌停,今日收盘66只股票跌停,445只股票跌幅在5%以上;81.18%的股票下跌,飘红的只有278只占比不到13%。
市场已经进入消灭强市股的阶段。
一方面,市场在证明,熊市没有强到不跌的股票即熊市无牛股。昨天,几个券商还在推水利股、农业股和消费股,今天就来个快速暴泻。
另一方面,强势股的补跌,也是一种信号——预示此轮跌势“即将(不是立即,强市股的连续大幅补跌"可能"导致大盘再挫一段。谨防这些股中一些股明天跌停,以及煤炭股明天大补跌对大盘指数的强影响)”进入“阶段性(可能还不是长期性)”尾声阶段。这也是历史上历次下跌市进入阶段性或长期性尾声的重要信号之一。
正如牛市或反弹市末期长时间弱势板块的补涨,是顶部到来的强信号一样。今年3000点之上,钢铁、电力、港口与高速公路等长期弱市板块的补涨,是股市向下大转势的标志之一(几乎每轮牛市或反弹市,钢铁与高速公路股都是最后一个上涨的板块之一,如2007年10月份的冲上6000点[6000点左右有一天券商与基金集体推荐钢铁板块,导致次日钢铁板块集体奔涨停,市场唱多热情因此而空前高涨,这一日我记得很清楚,哈哈]、2009年8月份的3478点,与本年3000点之上,这个特征,大家一定要永远记清楚啊)。股市上许多东西,是一再重复的,成了铁律,但在一些名人的鼓吹之下,以及受贪婪欲望的本能驱使,我们可能渐生幻想,而不愿正视这些规律而已。
关于本轮主板指数的调整市(自指数目前跌幅看,还属于调整市,而不能称为熊市,但包括主板上许多股票的跌幅,则可称为熊市,这就是我说的结构性熊市)底部之问题,将由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可能性”的因素而决定,即推出“国际板”前后,会不会推行资本项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而引进国际资金进入A股市场——这是未来大趋势(但什么时候成为“成熟时机”难定,A股蓝筹股目前的估值水平已与国际基本接轨,自股市本身来说已无障碍,关键在外汇政策改变及对国际资本进入进出问题可能引起中国资本市场剧烈震动的担忧上),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一环。假若,今年内一系列政策变动朝着引进国际资金合法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轨道进行,那么担心国际资本抄到一个很低位以及对未来海外资金正式合法进入的预期,就可能使A股本轮调整市缺少进一步的大跌空间;反之,如果管理层今年内只推“国际板”而不做引进国际金融资本的政策变动,则大盘指数今年内破2400点的可能性(不要过分迷信指数点位。金融板块都离2300点时的价位不远,难有大跌;地产板块,其中龙头个股价格也离去年2300点时不远;煤炭与有色,是去年7月2日2320点以来涨幅最大的权重板块,这里面囤积机构资金最多,下跌是一定的,至于会不会连续暴跌,谁能预知?这四大板块不连续暴跌,2400点就很难见到。今天66只股票跌停、81%股票下跌、21%股票跌幅超过5%,而上证指数只跌了不到1%,说明指数本身已无太大意义,指数要向2400点左右出发,必须有权重板块的大跌配合),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