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国楼市地震


  从日本地震到中国楼市大地震,距离到底有多远?

  这个世界常常被偶然所改变,比如某些大和民族的子民。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到3月17日清晨6时止,日本大地震遇难人数达4377人,接到的失踪者报告人数为9083人,两者合计13400人。这上万日本民众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最终会因为地震而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

  偶然还不止于此,地震之后日本迎来了核辐射,核辐射过后是周边国家对该进口食品的严格检测。实际上,即使不严格检测,又又多少人愿意再享用日本的美食呢?地震已经让日本的社会秩序出现些许紊乱,而接踵而至的核辐射可能导致日本的经济面临更大的发展障碍。

  这次大地震据称是日本自二战以来最大的灾难。实际上不仅是日本国的灾难,更可能是世界的灾难,是世界经济的大灾难。总结起来,日本地震对中国楼市的影响可谓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处于地震带的房地产销售将受影响;其次,高层住宅将不再受追捧,将可能出现销售难度加大,价格下跌的局面;第三建有核电站的城市房价将可能持续下跌;另外,建筑及住宅的设计将更加注重防震、抗震元素。

  实际上,大地震这些直接的影响对于中国楼市而言都还是小事。值得担心的还在后面,毕竟,日本大地震对世界经济恢复信心的打击是彻底而有效的。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随出台诸多政策拯救经济,但是除了多发钞票之外好像并没有太多实效,全球经济恢复的动力相对不足,可持续性也谈不上。

  不过滥发货币的负效应倒是相当明显。大量热钱涌入中国,中国自身拯救经济所采用的投资型拉动也导致人民币投放十分生猛,流动性的泛滥导致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繁荣。从2008年到现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房价普遍上涨了40-50%,有的城市甚至是两年翻一番。房价的过快上涨导致了房地产及金融市场的风险迅速累积,房地产市场形势的严峻性不言自明。如今,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

  从去年4月17日以来,中央决策层不断出台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甚至不少城市还推出了限购令,但是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收效甚微,房价上涨的势头并没有得到遏制,中国楼市的泡沫还在不断累积。

  不久前,美国资产管理公司GMO的钱塞勒撰写的一篇名为《中国的危险信号》的文章,列举了楼市崩溃的诸多特征,如以引人注目的增长为起点、国民过度资本投资、宽松货币环境、固定汇率体制、无节制的信贷增长、道德风险以及被不良贷款迅速推高的资产价格等等。钱塞勒承认,想预测中国楼市泡沫何时会破裂有些困难,因为中国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他的悲观主义结论是:沉浸在中国之梦中的投资者不会理睬这种假定,只有当灾难降临时,他们才会突然醒悟,又追悔莫及。

  无独有偶,最近惠誉和瑞信也先后对中国楼市泡沫和二线城市的投资风险进行了警告。

  客观地讲,没有人能够预测,中国楼市的泡沫何时破灭;也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刺破中国楼市泡沫的利器。但是笔者认为,作为房地产行业人士,应该对目前楼市的危险保持高度的警惕。就像地震爆发,也许一个偶然的事件就会使危如累卵的中国楼市全面坍塌,就像大和民族的某些子民不知道他们会因为地震而送命一样,中国地产也在悄无声息中消逝。

    警惕中国楼市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