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成立 未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
据媒体报道,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京成立,国家开发银行行长蒋超良当选首任会长。协会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以促进会员单位实现共同利益为宗旨,对支付清算服务行业进行自律管理,而上周传言第三方支付牌照今日并未发放。
第三方支付是指与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如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201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达到了11324亿元。根据央行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今年9月1日起,未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非金融机构将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目前,已有32家企业申请了第三方支付牌照。上周曾有消息称,本次成立大会上将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
针对支付牌照发放时间,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日前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用“重要的是爱情、而不是结婚证”来回应。央行曾在今年1月17日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检测认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给出的最终时间表为2011年9月1日前,从事支付业务的公司必须获得牌照。今年以来,市场几度传出支付牌照发放的时间,但至今牌照仍未正式发放。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主要成员包括国内银行、财务公司、第三方支付企业等,行业协会的职能除了对电子支付行业自律外,也是该行业的监管实体。根据报道,协会会员来自银行机构的有89名,占59.33%,财务公司25名,占15.34%,经有权机关批准的特许机构7名,占4,27%;非金融支付服务机构43名,占26.22%。协会常务理事共25人中,包括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易宝等业内知名企业人士。
据了解,支付清算协会已经吸纳了164家机构入会,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巨头如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通联支付等企业都在常务理事单位之列。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我国支付清算市场正处在高速成长阶段,支付清算协会的成立是对现有支付清算行业监管模式的补充和完善。目前我国已形成中央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金融支付服务机构、证券结算机构等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的支付服务体系。我国支付清算市场正处在高速成长阶段,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各类新型支付服务产品和服务组织不断涌现,拓展了支付清算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支付清算市场正在孕育新的发展力量。
周小川表示,这种形势下,应当建立市场服务主体的协商机制,进行自我约束,逐步形成外部监管、行业自律和内部控制三位一体的格局。支付清算协会的成立,正是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是对现有支付清算行业监管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郭田勇认为,近几年,基于互联网普及衍生出的第三方支付等新型支付手段获得蓬勃发展,亦使央行作为传统支付清算的监管方有些力不从心。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成立,将成为央行监管的有益补充,并成为沟通业界的重要桥梁。预计支付清算协会成立后的首项工作是对新型支付机构的发展进行评估,首批第三方牌照有可能在近期发出。
第三方支付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据艾瑞咨询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且随着第三方支付向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渗透,这个市场未来仍会保持较快的增速,有望成为整个社会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央行要求支付企业内资绝对控股亦无可厚非。
目前国内支付行业主要有两类企业,一类是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型支付企业,以在线支付为主,捆绑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另一类则是金融型支付企业,侧重行业需求和开拓行业应用,以汇付天下为例,目前主要专注于航空、基金等产业链支付领域,并开始进军物流、商贸等更多传统产业链领域。
上海跨国采购中心负责人赵勇指出,中国国内的网络购物交易额在去年接近800亿美元,占到全球总量的十分之一。七年来都保持100%以上的增长,居世界第三;预计2014年底将达到2300亿美元,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网络购物是因其便利、低价等优势才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而构建上述优势的核心环节正是电子支付的应用。电子支付伴随着网购诞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业务核心也一直是围绕着网络购物展开的。而随着网货交易的日益频繁,在网商交易中的一些新问题也日渐显现,在此背景下,电子支付平台作为在线交易的核心环节,在保证资金安全和迅速的流转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使命。
对于电子支付应用,环迅支付方面认为,电子支付未来将更多的承担起提升社会整体运营效率的使命。电子支付应用早已不再停留于简单的收款和付款,更在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绿色创新新型经济和改善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中国有巨大的网民基础,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中国经济正在寻求新一轮的转型和变革,在新的经济格局和新商业文明的构建进程中,环迅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企业将开始走向国民经济的前沿,并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上海市近期发布的《关于促进本市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也多次提到,将重点扶持特色鲜明、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以网络支付为主营业务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鼓励第三方支付企业间资源整合,合理引导第三方支付企业间开展市场化兼并重组。
第三方支付牌照将给行业带来许多变化,一是法律地位明确后,资金对产业投入会加大;二是业务监管明确后,第三方支付创新速度会大幅加快,并将有包括电信、移动等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这个行业;三则是境内或境外高端人才进入这个行业的速度会加快。解决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规性之后,监管部门未来很可能会有相关配套的细化业务管理办法出台,包括网上支付、银行卡收单、信息安全、备付金专项管理办法和规范等。
第三方支付牌照再度“难产”
第三方支付牌照难产 支付宝们同质化积弊凸显
第三方支付牌照再度“难产” 首批牌照没有按照预期时间下发
第三方支付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
第三方支付:“牌照”远不是终点
郭田勇: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可能近期发出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成立 未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
第三方支付今日或将发牌 32家企业有望悉数过关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成立 国开行行长蒋超良当选首任会长
银行信贷紧缩效应显现 中小企业资金境况堪忧
信贷“水龙头”未见松动 房企风行高息举外债
第三方支付牌照悬而未发 32家企业申请花落谁家
住建部透露调控方向:三基本两协调和一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