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的未来


 

最近在为一本杂志撰写未来互联网的一篇文章,忽然想起来了探讨一下NAT的未来,因为其对未来互联网和应用的发展,可能会影响深远。

 

先说我对NAT看法的历史。Ipbaobao2003CCSA TC1成立大会上,在非典肆虐的417(18?),第一次公开呼吁重视NAT,遭到当时多位IPv6支持者的私下质疑(正是中国CNGI启动的热潮时期)。此外,撰写了多篇文章介绍NAT,并且带领TC1和同事,在TC1 WG2ITU-T SG16NAT穿越的标准工作。

 

嘻嘻,在“穿越”流行的这个年代,ipbaobao也是最早的“穿越”者之一,只是穿越的是NAT

 

当时ipbaobao认为,IETF坚持IPv6不做NAT标准是非常错误的,ITU-T竟然不懂NAT,业界严重低估了NAT的影响和发展,后来的事实确实如此。

 

2月IPv4地址耗尽后,互联网依然在正常发展,而IPv6流量不仅没有爆炸式增长,反而占比下降了(见前篇博文)IPv6的疲软窘况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甚至超过了ipbaobao长期以来的预期。

 

随着CGN的推出,出现了NAT可以在NAT444DSLite的应用,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质疑声音仍然不断。Ipbaobao认为,这应该是继NAT发展到NAPT后,NAT技术的又一重大发展。

 

互联网会继续向前发展,对地址的需求只会不断增长,IPv6又是那么的让人失望,人们的眼光将再次回到NAT上,只是简单的做两次翻译的CGI技术,也将是远远不够的。

 

Ipbaobao以为,未来NAT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有(瞎想的,仅供参考):CGN间的冗余保护,硬件加速卡方式的翻译(类似早年的路由器和ATM之争时的情形),翻译和转发分离,与云计算结合,增加路由交换功能,与路由器的连带等。

 

第四代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