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17日在“2011陆家嘴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际板推出条件快要成熟了,但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这一相关人士的表态引发了金两日资金哄抢国际板概念股的热潮。随着人民币升值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板”也被认为渐行渐近。那么国际板究竟对现行的股市有怎样的影响?我们来做个简单地探讨。
一.国际板会否“抽血”?
最近有人把中国的股民形象地比喻成献血者,皆因中国资本市场虽然交易量不大但融资额却排全球前列。提起融资抽血,可谓是股民心中的一道伤疤。国际板一旦出炉,会不会对股市形成抽血效应呢?
首先从发行对象上来说,主要是针对海外上市的红筹股的回归。这些公司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海外拥有雄厚的股东基础,而且通过海外上市,学会了如何对公司进行科学的治理和资本运作。如果选择回归A股,必然会产生一个问题,即股本的增加。若股本增加,在原有收益的基础上会明显摊薄每股净利润。若每股净利润被摊薄,这就涉及到股东获得分配的权益在减少。海外投资者对于分配收益极为关注。这就可能使得发行对象尽可能地减少发行股本要求来保证股东利益。
其次,对于拟在国际板上市的公司来说,要取得原有股东的支持,必须要保证上市之后仍然有较好的回报率,因此也会从增加股份对于收益的摊薄这方面重点考虑问题。
由此来看,即使国际板开始运作,相关公司的上市还是要经过谨慎论证的,规模也会比较适度,对股市的抽血效应会体现,但这种作用力跟本土公司的再融资相比还是九牛一毛。
二.国际板利好还是利空?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从国内市场的特点来看,中小市值个股估值很高,
而业绩增长较有保证的大盘蓝筹股的估值却较低,这是相对不合理的。从国外来看,对大蓝筹的重视程度较高,投资蓝筹对收益率较有保证,资金面对蓝筹的关注程度较高。一旦有实力的国外公司通过A股国际板上市,那么将有望带动蓝筹股的整体表现。以汇丰控股为例,股价接近90元,而国内银行板块股价差距较大,这种显著的差距就有可能引发低价一方的补涨。
目前市场上炒作比较热烈的是有外资持股背景的概念股。我们认为由于规则的限制这些个股转板的可能性有限,因此这也就是对概念的炒作,需要注意风险。相反,大蓝筹由于相对可比股价较低,会逐步显示出它们的优势。
国际板:从概念看机会
评论
编辑推荐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