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 推荐北总三院萎症治疗中心


  详情请登录官网:http://www.jiwuli.net

  医院名称:北总三院

  就诊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小屯路

  公交路线:乘436、473、481、851、959、354、运通114在小瓦窑下车南行300米路东。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经常患有胸腺增生和胸腺瘤。并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发病年龄多在10-40岁之间,但自新生儿到老年都可发病。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病毒感染、各种辐射、农药残留等因素增加,导致越来越多人体免疫功能失调,这种病症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重症肌无力应属中医虚损病症,有虚弱和损坏双重含义,不同于一般的脾虚症,其实质是脾胃虚损,由于临床症候复杂,我们又加以“五脏相关”的理论解释,脾胃食物源断不能供养五脏,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脾胃虚损主要是由于工作劳累,心理过于紧张等引起。 西医一般认为该病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但是有关该病的研究还是很多的,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有关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的关系,以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且大量的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数目减少,受体部位存在抗AchR抗体,且突触后膜上有IgG和C3复合物的沉积。并且证明,血清中的抗AchR 抗体的增高和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所引起的有效的AchR数目的减少,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胸腺是AchR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本病的发生一般与胸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调节人体AchR,使之数目增多,化解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抑制抗AchR抗体的产生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临床表现 本病最突出特点是患病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因此,每天的症状具有波动性,早晨较轻。午后或劳动后较重。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慢性疾病, 乙酰胆碱受体 (AChR)抗体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自身抗体, 主要是产生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结合,使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阻滞,导致眼肌、吞咽肌、呼吸肌以及四肢骨骼肌无力, 也就是说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在多种病因的影响下,不能将“信号指令”正常传递到肌肉,使肌肉丧失了收缩功能,临床上就出现了眼睑下垂、复视、斜视,表情肌和咀嚼肌无力, 表现为表情淡漠、不能鼓腮吹气等,延髓型肌无力则出现语言不利、伸舌不灵、进食困难、饮食呛咳,和四肢肌无力。本病的病因是全身性的,但影响的肌肉因有所侧重就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重症肌无力饮食结构配合一下,比如在不同的患病阶段作出膳食调养分级,无发热症状、咀嚼能力正常,消化机能正常者,采用普通饭,可以定出标准每日热量、及均衡饮食比例,对于病情重,影响到消化机能和咀嚼能力的,肌无力0-2级或大手术后(如胸腺切除)或拒食等类型的患者,分别给予软饭、半流质、流质及管饲流质饮食。对于偏于面色白,流口水,四肢不温腰酸软无力的脾肾虚的肌无力、肌肉萎缩患者可用一些黑芝麻红塘粥、肉桂鸡肝粥、牛骨髓等服用。对于头晕耳鸣,咽干,胁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小便少,以浑身软弱无力、肌肉萎缩的可用枸杞水、杜仲猪腰褒、黑枣等加强强身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