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惊讶 一周3高管离职只是商业行为


只是商业行为 请淡看一周3高管离职


  本周的国内车坛,除了世爵汽车那反反复复的折腾外,还有3则人事变动的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是北汽股份原常务副总经理张欣离职,去向暂不明朗;二是上汽股份质量与经济运行部原执行总监孙晓东加盟PSA,任其亚太区副总经理;三是汪大总不再全职担任北汽集团总经理职务,改任集团专务总经理。
  3位职业经理人,尤其是北汽的两位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变动,被一些人解读为这2家企业留不住人,进而得出公司的经营管理有问题的推论。这种看法或许有一定道理,但肯定很不全面。
  很显然,作为大汽车企业集团的高管,张、孙和汪3人不会无缘无故地离开现有工作岗位。其原因,或是理念不和,或是利益冲突,或是其他地方的发展空间更大等等。只是对外人来说,可以关注但没有必要深究,更不应该炒作。原因很简单,这些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其实不仅是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普通的管理、销售、技术人员等在内,各种人才在汽车企业之间的流动,都是正常的。这种流动说明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良性发展阶段。
  在笔者看来,人才能够在不同企业间自由流动,应该更多地被看成是人才市场化的一种形式。其实质,是人才在市场中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在这一点上,人才与资本、技术等一样,都是一种资源。一方面,它可以让人才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另一方面,对企业也未必就一定是坏事。譬如这种流动可以使汽车企业中有才能、高绩效的员工获得晋升机会,并能够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当然,人员的流动必然会给企业的发展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尽力留住自己的高绩效员工。因为这些员工带走的知识,是企业的直接竞争力。而且,频繁的流动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
  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首先不能对人员流动视而不见,尤其是不能有鸵鸟心态,而是要尽快找出人员流动的原因,并判断是否是公司战略设定、制度设计不当造成的内生性问题。如果是,则需要企业最高管理者有进行大变革的魄力。
  其次,公司最高管理层需要认真审视自己的战略规划、企业文化中的缺陷与不足,并实施切实有效的员工保留战略。这种战略通常被总结为“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发展留人”,但它有时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公司对员工的甄选、开发和付酬方式,并将组织的使命、构想和价值观融入到绩效评价中去。但这很有可能被看成是对既有企业文化的否定,因此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再次,企业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将员工拥有的知识变成组织自身所所拥有的,可以很方便传递给其他员工,并被其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人员流动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