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车高增长 但多重因素影响未来走势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进口车仍以超过国产车数倍的增速在增长,但接下来的二三季度,却因日本地震、商务部双反调查等因素的影响,变得不明朗。

    一季度进口车上牌量增4成 远超国产车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进口车上牌量达19.5万辆,同比增长40.9%,远超过国产车增长。

  从车型分类看,SUV同比增速最快,市场主导车型地位得到强化;轿车市场份额有所下滑;MPV在新产品的刺激下份额有所提高。从排量结构看,中小排量(3.0L以下)车型已将近市场八成,2.5-3.0LSUV车型市场竞争力提升显著。从品牌结构看,奔驰、宝马、雷克萨斯位列上牌量前三名,前十品牌市场集中度高,豪华品牌增长超过进口车整体增长速度。

  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王存表示,二季度进口车上牌量预计在19万辆左右,2011年全年上牌量预计为80万辆。“日本地震”这一突发事件对中国进口汽车市场供给产生的影响有望在三季度末彻底消失。从产品结构看,SUV将继续保持市场主角地位,但日本地震将影响这一细分市场三成供给,从而引发终端成交价格上涨,同时市场份额将有所下滑。

    受日本地震影响 二季度进口车恐现囤车潮

  尽管进口车的增长远高于国产车的增长,但受日本地震的影响,二季度进口车将面临供给减少的风险,从而导致经销商的囤车。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王存表示,二季度将成为进口车市的分水岭,进口品牌经销商都将面临盈利的难题。

  在亚市名车苑,目前部分进口车已经出现了断货的现象,半数的展厅空荡荡,没有了以往车辆密集排放的盛况。一位日系品牌的经销商表示,自4月以来,进口车特别是SUV的供应量急剧下降,目前已到了无车可卖的尴尬局面。

  同时,亚市进口车的加价车型已上升到总量的40%以上,已有46.7%的进口车经销商开始主动囤车,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销售断档。

  不过,对于一些受日本地震影响较小的进口车品牌并未出现较大的价格波动,仍然按照预订合同供车,同时储备也比较充足,只是经销商对即将出现的市场冲击提前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商务部裁定美系进口车存在倾销 后续影响难料

  5月5日,商务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历时1年半,经过国家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最终裁定: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存在倾销和补贴,中国国内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小轿车和越野车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并且倾销、补贴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但商务部在公告中称,暂不对被调查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实施事宜视情况将另行公告。这如同悬在被裁定车企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进口汽车加速倾销中国市场敲响了警钟。

  汽车业分析师贾新光表示,我国选择这个时候公布裁定结果是一个表态,也是警告,但中美还没有进入真正的贸易战状态。如果对美国的相关车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那么美国相关汽车进口产品的价格必然会立即上涨。将会导致本来占有中国市场份额不大的美国进口车的市场竞争力迅速下滑。

  业内人士分析,也许商务部此时公布裁定结果,只是中国政府为了维护中国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而采取的杀一儆百的措施。后续还有更多行业的倾销企业会面临处罚,那么下一次就很可能是德系车和日系车。
 
 

作者:搜狐汽车评论员 郑雪芹

 
授权状态:本文作者授权搜狐网独家刊载此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