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兰武
昨晚在济南拜访了用十多年拍摄沂蒙老区“红嫂”的记者申照亮,他质朴的话语和敏捷的思路以及对新闻的执着深深地感动了我。申照亮还提及和《民生周刊》的渊源,真的是圈子太小了。知道申记者,是通过《山东名家》杂志社长刘纯华先生推荐的,刘先生在北京也办了个京城书画院,圈内人知名度很高,籍贯临沂,为人热情。上周六我就和申记者通了短信。
后来,到了济南就和人民日报山东站的张岩联系了一下,张先生同样推荐了申记者,真的是巧合。就关于沂蒙老区的采访事宜给了不少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随着8218次列车上萨克斯《茉莉花》的奏响,我和同事前往沂蒙老区的采访就更近了,火车将在12:18分到达临沂火车站。虽然是绿皮车,但是车况还是很干净的,也很凉爽。听着火车上音乐,伴着铁轨隆隆的声音,邻座的乘客有的在打盹,有的干脆鼾声大作。
初次和新同事出差,他不太好说话,而我是个喜欢说笑的人,所以我就拿出笔记本,赶写篇博客吧。这次重访革命老区的采访事宜显得有些仓促,这应该是系统的策划,最后我俩还是尽快尽早地动手了,配合得很好。希望采访顺利。
来之前和临沂市委宣传部的王科长联系了,同时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李克彬主任也会给予帮助,光明日报的鲁南联系中心的同志也表示给予支持,相信这次采访会有不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