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环境与人生之一
王一博于2010年4月2日贵阳新添寨
环境与人生之一“空城计”
人的一生能接触到的环境与他自身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人的全部人生。
我很小的时候,大约在二、三年级的时候,听一位同学讲诸葛亮的故事,我当时对诸葛亮佩服的夜不能寐。后通过《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从那时起,我对兵书、战策、奇门、八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只能是一个小孩子的不成熟的梦想。但到后来因诸葛亮的作用,我系统地读了《六韬》、《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购买了程道生的线装本《奇门遁甲》与许多版本的《易经》《八卦》之类的书籍来研读。
我当时最佩服的是诸葛亮为司马懿设的“空城计”,后来看了陈寿著的《三国志》,才知道诸葛亮没有这么厉害。但“空城计”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后来研读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毛泽东在延安与胡宗南玩的是真正的“空城计”,我开始了对毛泽东的认识,及对毛泽东的五体投地的佩服。
就“空城计”而言,现在看起来,实施“空城计”一样是需要一套系统布局的。而且,“空城计”的使用并不局限于军事领域。在我看来,“空城计”最适用于军事领域和金融领域。“空城计”无非在运变兵员或货币的多少而已,其实多与少在实际空间没有变化,变化的是人的心理变化,或导致的将帅的心理变化。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与其下属仓官王垕的故事一样是“空城计”,只是拿仓官王垕的脑袋做了陪衬。
“空城计”是一种纵横,是一种人出山后的纵横。出山是指古代隐士找到工作后的一种状态,未出山是隐士们还在“上大学”或读“博士”的时候。出山了可以使用“空城计”,未出山就不能使用“空城计”,没有学习过的、没有修行的,不能摆出学习过、修行过的样子来骗人,因为这样做宗归是欺骗自己。
现在回过头来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人生,还是说不清楚。 我注意过现在的父母让孩子们读的书,这些书对孩子们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