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鬼谷子《十八条戒律》的管理学解读(一)


[原创]鬼谷子《十八条戒律》的管理学解读(一)
王一博于2009年5月1日贵阳新添寨
 

       鬼谷子提出想取得难得之物,盖世之名,必须困身承志,倍味甘辛。欲达其志必须制欲,破除财色二念,用心修行。后人又提出十八条戒律:

       1.意与神会,宇众合一。 2.减欲修神。3.体认生命,恪守生活规律。4.自强新生,敬业乐群,蓄精储锐,奋发向上。5.行道济世,行狭仗义。6.温柔宽忍以待人。7.向善保定,积极进取。8.心灵纯洁。9.不自我表彰,而求整体完善。10.不居功。11.去物欲。12.珍重踏实,以智为事。13.纯朴克己,心灵专一。14.观察入微,知机用功。15.爱世救人,普渡众生。16.不囿于世俗,而能随遇而安。17.入世导化,不求享受。18.反濮归真。

       一、意与神会,宇众合一。
       “意与神会,宇众合一”是企业家管理企业的最高境界。“意”者管理企业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延伸后,是指管理企业必须的机制建设。“与神会”是企业家把自身管理企业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及机制形成了自身的综合潜意识,形成思维、言行、身、法、步,及自身生活、学习、交流的习惯性、随身性的自我强化的条件反射的行为和意识。“宇众合一”是企业家把上述的行为和意识与企业员工融为一体,也就是企业的思想、理念和方法既是企业家管理者的思维和言行,也是企业每一个员工的身、法、步。“意与神会,宇众合一”既是企业家管理企业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品牌企业运营的最高境界。

       二、减欲修神。
       “减欲修神”有三层意义。一是要求企业家管理企业要专心,要消除杂念,要把管理企业的思想、理念、方法和机制祛除不正确的和不实用的,使之不断完善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及不断寻求和创新新的发展机遇。使本企业的思想、理念、方法和机制与本企业的环境更配套更合适更精纯更纯粹。二是要求企业家不断去掉企业内部的杂质,即去掉不合适的人,卖掉不合适的物资、设备,放弃不合适的市场,放弃不合适的产品生产等等。三是要求企业家作好一件再作另一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求做事情要排队。

       三、体认生命,恪守生活规律。
       “体认生命,恪守生活规律”是要求企业家要深刻了解企业的运行法则和企业的运作规律,并恪守企业的运行法则和企业的运作规律。“体认”者摸索和实践也,非理论也,实践第一,理论总结。“恪守”者必须坚守的防线,不能逾越的防线,要求企业家要脚踏实地,辛勤耕耘,而不能冒险犯难。“生活”者,决策也,企业家在企业内的日常生活是进行决策,即进行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规律”者是企业家要作出的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要符合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运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