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宁,1954年生,浙江温州人。浙江省社科联常务理事,温州大学、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长期研究温州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编著有《宋元明清温州文化编年纪事》、《温州改革开放30年》。给全国上百家地方政府及高校做过温州精神与全民创业报告,引起来巨大的社会反响,联系方式:010-51095068。
温州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府的导向同样重要。如果仅靠个人和企业自由放任地投资与竞争,是不会创造出一个繁荣昌盛的温州的。
温州是一个全民创业的典型城市,是家庭经营模式的典范。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教授把温州的家庭经营模式概括为六个家家户户:家家户户开发项目,家家户户研究管理,家家户户融通资金,家家户户开拓市场,家家户户承担风险,家家户户都有企业家。这种经营模式,不仅把每个家庭、每个亲戚朋友、每个人的体力和精力充分调动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把每个人的智慧都充分调动起来了。在温州,家家户户有能人,家家户户都在培育能人。整个温州经济不是由少数几个能人支撑起来的,而是由成千上万的能人支撑起来的。总结温州发展的经验,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大力宣传群众,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创业的主体。
那么,政府在群众创业的过程中是否就可以无所作为了呢?非也!温州在发动全民创业、大力发展老百姓经济的过程中,坚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不该管的事少管或不管,对该管的事则认真管好,正确地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具体来说在以下八个方面进行了有力的导向:
一是制订政策,规范股份合作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温州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是家庭工业。随着农民原始积累的增多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一方面给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性的生产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给生产要素重新优化组合、使家庭工业走向更加紧密的联合带来了契机和动力。于是,温州农村开始出现部分家庭工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集资、投资、以资带劳、联合经营,通过联户-联营-合资-合伙-合股逐步演变形成股份合作制企业。温州市委、市政府为了支持和扶植这一新生事物,1987年11月7日出台了《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统一称之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而且每年出台一个政策,连续6年出台了6个政策文件,不断规范和完善,为股份合作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质量立市,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在温州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度“假冒骗”盛行,严重影响了温州的声誉和形象。在上世纪90年代初,温州市委、市政府按照“打击、堵截、疏导、扶持”的八字方针,加强了打假力度。1994年5月10日,温州市委、市政府更是举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万人动员大会,提出了“质量立市”的口号,随后作出了《关于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提出全面建设“358质量系统工程”。经过三年的努力,温州大范围、区域性的“假冒骗”终于绝迹,零星企业发生的“假冒骗”,一经发现,也成了过街老鼠。
三是放宽政策,鼓励支持多种经济共同竞争。改革开放后,温州一直坚持多种经济形式一齐上,多个轮子一齐转,不限比例看发展,不限速度看效益,不唯成分看实践,使不同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其中,早在1986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就向省委、省政府递交了《关于建立温州试验区有关问题的报告》,提出把放手发展个体、私营、股份合作经济和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作为试验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是发挥产业优势,扶持规模经济。在世纪之交,面对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激烈竞争,温州原有的家庭工业日益成为发展经济的羁绊。有鉴于此,温州市委、市政府适时地制订了二次创业的目标,提出了规模经济发展的“腾飞计划”,围绕规模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培育“单打冠军”,组建“联合舰队”,实现经济增长由量的扩张向质的飞跃转变。
五是有效干预,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温州一直坚持“先放后导、先予后取”等培育和发展市场的方针,实行低摊租、低税费的政策。到1995年底,温州全市有集贸市场523个,其中专业市场214个;市场面积255万平方米,摊位10万个,年成交额248亿元,其中超亿元市场39个,超10亿元市场5个。
六是多方筹资,把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为解决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828基础设施工程”,即从1993年起,用8年时间,建设28项事关温州跨世纪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要完成这些工程,静态投资概算要373亿元,动态投资则要700亿元,其中50%以上是地方自筹。为此,温州形成了筹资手段多元化、建设主体企业化、项目决策层次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和建设实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投资融资新格局。
七是建经济强镇,促进城乡一体化。为了加强经济强镇的建设,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如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
八是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温州市政府就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实行三位一体的一体化管理体制。到1995年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有1.7万家,36万人;全市10万名离退休人员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
概括起来说,温州市政府的经济导向功能就是在产业发展热的时候泼冷水,冷的时候添把柴。政府的导向目标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府的导向机制是宏观搞好,微观搞活;政府的运作方式是转变职能,精兵简政。一句话,就是寻求“市场解决”与“政府解决”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让“市场中的能人”在规则中创造出更大的社会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