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地图”里能否再装下些许“芝麻”?
济南城管自去年首推西瓜地图后,今日再推出升级版的西瓜地图,根据规划图,济南城区共设立491处西瓜销售点,与去年相比,调整销售点61处,新增销售点36处。(齐鲁网)
转眼西瓜进入销售旺季,为方便瓜农卖瓜、市民买瓜,又确保城市交通顺畅、环境卫生,济南市城管去年专门推出“西瓜地图”,实行定点销售、减免费用、专人维护,受到了瓜农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今年,“西瓜地图”再度升级,不但增加了36外销售点,而且撤销偏僻点,尽可能在人口集中区域设点,这些措施彰显体现出城管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和民生优先理念的提升。
“西瓜地图”的设置和升级,体现的是济南城管服务作风的改进,让城市管理越来越回归民本思想,这一做法无疑让人欣慰,值得称道。有句“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俗语大家都不陌生,不过,笔者却由此生出一种奢望,城管的“西瓜地图”里可否也装一些“芝麻”,比如同时面向菜农开放,让其他蔬菜也能享受西瓜的待遇?
诚然,凡事都有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但容易分散精力,而且也很难把事情办好。不过,蔬菜不只事关菜农利益和农业生产大局,同时也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针对今年春天各地普遍出现的卖菜难、买菜贵,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减少流通环节,促进产销对接、菜园子跟菜篮子对接,设置“蔬菜地图”或者让“西瓜地图”里也能容得下蔬菜,显然不失为可行的办法。
在“西瓜地图”里装下蔬菜“芝麻”,不可避免地会加大城管的工作量,牵扯城管更多的精力,这一方面需要城管再多一些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和有关各方给予必要的支持,给“西瓜地图”、“蔬菜地图”里注入更多的为民、利民和便民元素,从而让城市管理更多一些人情味儿、民生味儿。当然,这种做法同样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和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