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Phone/iPad的成功,应用模式成为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使用模式。应用商店直接连接客户成为厂商争夺的焦点。目前大多数应用商店为手机终端厂商或操作系统开发厂商开设,为自己产品的客户服务。最大的自然是苹果公司的 App Store 拥有35万个应用程序,已经下载100亿次,日均下载量达数千万次。2010年收入17.82亿美元。Google 的Android Market 拥有25万个应用,已经下载20亿次 2010年收入1.02亿美元。再下面几个是大的手机厂商Nokia 的Ovi Store (symbian)5万个应用程序,日均下载500万次,2010年收入1.05亿美元。RIM的 BlackBerry App World 有2万个应用程序,2010年收入为1.65亿美元 日均下载300万次。以及微软的Windows Marketplace (1.2万个),Palm 的App Catalog (5000个),HP 的WebOS(1万个),三星的Samsung Apps (Bada、WM) 下载1亿次,LG 的LG Application Store和联想的联想应用商店(Lenovomm)乐OS (1000个?)。这些应用商店都是只支持单一的手机系列或操作系统。
应用商店的第二梯队是第三方的开放的跨平台的应用商店。其中最大的是GetJar应用商店。他并不绑定任何平台、设备或运营商。支持Android、黑莓、Symbian和Windows Mobile等操作系统,总共覆盖1,700多种手机。他还支持,部分功能手机,成为全球功能手机下载应用的主要应用商店。目前GetJar有75,000个应用程序,近35万注册开发人员。日均下载量约为300万次 。浏览器公司Opera最近也开设了应用商店支持跨平台多种操作系统的手机。由于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是开放的,我国出现了一批安卓应用的应用商店,如安卓网机锋网灯在美国亚马逊基于Android的Amazon App store
电信运营商也不甘寂寞,参与到应用商店的竞争中来。中国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均开设了自己应用商店,中国移动的MM 以java,symbian,O phone为主,有4万多应用软件 已下载量为6000万、中国联通的沃商店 (沃OS) 下载量50万次、中国电信 的天翼空间 (各种OS) 15000个应用软件下载1000万次。这种下载量与苹果和安卓的每天几千万次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国际上电信运营商自己开设应用商店成功的案例至今还没有。
电信运营商应该怎么参与应用商店的竞争呢?电信运营商希望的应用生态系统是应用商店不能只针对一个系列的手机或一种操作系统。而应该是而应该能够跨平台支持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品牌的手机。目前在这种应用商店中,每种应用的客户端软件需要有不同的版本来支持不同手机、不同操作系统。非常繁杂开放工作量也非常大。如果不采用C/S模式,转而采用B/S模式可以大大简化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分发。用下一代基于HTML5的浏览器支持Web应用。一次应用软件开发可以供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时机使用。此外为开发者提供使用电信网络和服务的API接口,可以发挥电信智能管道的作用。
2010年2月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沃达丰、软银、AT&T、西班牙电信、意大利电信、Sprint、韩国电信等运营商推动成立成立大规模应用社区WAC (Wholesale Applications Community) 。用一个通用的开放标准来开发手机应用,为开发者提供单一的入口。加入WAC的企业则包括爱立信、华为、高通、英特尔、三星、埃森哲等 设备制造商。WAC和联合创新实验室(JIL)已完成融合,并正式发布手机应用WAC1.0标准(基于JIL1.2.2),开发WAC1.0手机并成立应用商店(数千种应用)。进一步推出WAC2.0标准,支持HTML5网络应用,提供了文档系统、日历和定位等更多特殊的移动功能。WAC3.0将于2011年9月推出。支持HTML5和电信API能够提供应用内置计费系统和用户认证等后台网络资源。
建立一个通用的网络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的框架 ,用以调用电信网络资源。允许第三方开发人员利用API来调用在运营商通信网络中有价值的功能,如应用计费,增值信息和移动广告活动,为消费者和企业开发更丰富的应用程序。从而使通信服务提供商能够实施有效的上游业务模式,从应用中产生收入。而这些开发人员和企业希望使用他们网络来进行分销,并以网络作为工具创建更具创新的应用程序。
为了便于电信运营商基于WAC建立应用商店。爱立信推出了eStore,采用SAAS云计算模式提供服务,现在有三万多种应用。该商店与WAC的内容目录全面整合。能让加入WAC的运营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自有品牌应用商店的建立。一些中、小运营商开始据此建立应用商店。如Telenor将在塞尔维亚率先推出爱立信的白标应用商店,爱立信的解决方案包括Opera的浏览器客户端软件。 印度营收排名第三的移动运营商Idea Cellular基于eStore解决方案,为其8,400万用户推出在线应用商店。
WAC成立已经一年多了,这个联盟不仅未能撼动苹果及谷歌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霸主地位,反而让应用开发商对其驱动变革的能力提出了质疑。甚至有的国外媒体将WAC联盟称作电信运营商建立的一个“清谈俱乐部” 。此前运营商搞的JIL(联合创新实验室)和OMTP(开放移动终端平台组织) 也没有实质性进展。苹果等成功的应用商店具有从设备、操作系统到应用的完整的生态系统,而且是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手机和操作系统带动应用数量和收入的增长,应用反过来对于手机和操作系统的的销售。而WAC是跨平台的开放系统不具备封闭系统的利益链。因此有人质疑WAC应用商店成功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应用和Web应用之争。应用模式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放弃了Web的开放性。用户要安装客户端软件,这就为大公司捆绑用户实现垄断提供了可能。而Web应用使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保留了Web的开放性,简化了应用软件的开发。电信运营商不愿意为一两个大公司所控制,希望保持手机和操作系统的开放和多元化自然支持WAC。今后可能会出现应用模式和Web应用模式两种模式会并存的局面。而WAC将成为Web应用模式的主要推动者,当然也可能得到第二梯队的手机厂商以及第三方的的支持。Web应用模式的开放性也会得到用户和开发者的支持。关键是如何争取用户,引导用户使用体验。开放性和产业链共赢模式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