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说一说三一行贿门事件


五一说一说三一行贿门事件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1年5月1日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在网上看了看有关三一行贿门事件的报道。看了相关报道后,想起了本人2011年2月19日写过的一篇文章:
要慎聘来自三一的“精英、人才”
文中写到:
2010年2——4月,四位曾经在三一工作过的所谓“精英”或“人才”,空降到不足140人的A公司,分别担任A公司营销、人力资源等两类关键岗位的负责人。从他们来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对他们的动机和能力持怀疑态度,对他们不在三一的巨大舞台发展,而要来到一个小企业的小平台发展而疑惑,因此多次提醒该公司总经理,对来自三一的这四位所谓的“精英、人才”,要加强监控、考核和风险防范。果不其然,日久见人心。
三一倡导“先做人,后做事”,在三一,如果人做不好,肯定是要遭到淘汰的,三一肯定也淘汰过一些人做不好的人。一些跑到小企业里自吹为三一的“精英、人才”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三一的“废裁”——废弃不用而裁。恰恰来自三一的所谓的“精英、人才”,在A公司的时候,在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等做人的方面,瑕疵也都比较大。
 
对于三一行贿门事件,我的看法是:
一、因为在目前的中国,无论什么行业、什么领域,都有贿赂的事情,因为三一也是由小到大在中国的大地上发展起来的,三一过去即使有行贿的事情,这也是很正常的,是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二、在三一的营销队伍中,有人为了拿到定单、拿到提成,以个人的名义,行贿客户关键人员,是不可能避免的。这种营销人员销售三一产品,是代表三一的;而在销售过程中使用行贿手法,就不一定代表三一了。比如,与本人合作的隶属国内顶级著名学府的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推介本人去讲课,是代表学府的;但在推介过程中,索要进入个人腰包的好处费,就不一定代表学府了。
三、行贿与公关费之间的界限,是有很大不确定性的;行贿与公关费的界限,常常不是依据公关费的数量来确定的,而是根据使用公关费的当事人的政治待遇、社会地位及影响力等因素来确定的。
四、不管举报三一行贿的人,是来自三一的,还是来自外部的,有关三一行贿门的事件,对三一是会有一点影响的,但是,影响不会太大,也不会太长久。有关三一行贿门事件,目前还没有最后的结论;即使到了某个时候,真有了公布于众的结论,也不一定就是客观、真实的反映。
五、具有一定示范作用的企业和个人,也许在创业、起步、发展阶段,曾使用过过行贿的手法,但是,企业和个人一旦发展到了具有示范作用的时候,行贿的手法,应该是越少用越好。
 
刘先明简介: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苏州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等单位的企业文化顾问。上海铁路局、九寨沟风景区等40多家单位借鉴了精细管理工程。
曾为大庆油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海尔、海信、红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三院、解放军第5720工厂、北京空军十总队、中船重工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储粮、中平能化集团易成公司、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川庆钻探、辽河油田、中原油田、江苏油田、镇海炼化、长庆油田采气一厂、上海石化、天津石化、吉林石化、首都机场、上海铁路局、山东农行、吉林邮政、四川电力、潍坊报业集团、潍坊地税局、新华联集团、中建三局、中铁四局、中十冶、安徽交通投资集团、湖北路桥公司、内蒙古移动、北京市容委垃圾渣土管理处、北京贝尔、北京朗姿服装、上海医药、海南永青、安徽和威、锦州航星集团、黄山永佳集团、山东瑞星化工、山东鲁西化工等百余家企业提供了企业文化、精细管理工程、文化营销、品牌推广、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咨询、培训服务。
2001年首创性提出了“岗位主人翁”的新概念; 2005年首创性提出了煤矿领导“捆绑式下井”的新观点。2002年在天津、东莞两民营企业首创实践了“签约总裁”和“签约总经理”的咨询新方式。
曾被中国企业评价协会(隶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活动的评审工作专家;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培训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大师;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行业百名功勋人物”;2009年被推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或建国60周年创新人物”;入围2010“创业中国年度十大创新人物” ; 2010年被授予“中国经济建设特殊贡献人物”荣誉称号;2011年3月被特邀为“功勋中国系列人物”提名候选人。2011年3月被中国民营商业联合会推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享有“红色咨询师”的雅称。联系电话:13910823978; E-mail:[email protected]。QQ:275399245;MSN:[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