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主的需要和满足


本文从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层面来讨论民主问题。

当一个国家的人民需要民主,并且满足了民主的需要时,民主才是好东西。强加的民主、强行移植的民主都不一定是好东西,甚至可能是坏东西。这就像食物对于饥饿的人才是有价值的。而不需要食物,强制进食,食物便失去了价值。

我们知道印度实行民主制度已经有60年了,它的经济发展比中国慢,腐败程度比中国重。什么原因?由于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其中印度教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85%的印度人信奉此教。印度教认为善恶有因果,灵魂有轮回。善行能让人死后升天,恶行则让人死后堕为畜牲。印度教主张禁欲和苦行,以达到灵魂的净化。印度人的概念里基本只有宗教,除了宗教几乎没有他们关心的事物。所以他们会把所有的精力心思和智慧耗费在宗教事务上而孜孜不倦,印度教将人分成各个等级,不同等级之间的人不能越位,其教义也禁止教民为了发财而与别人进行财富交换。这种姓制度与宿命论,窒息了人的创造性与反抗精神。其他的宗教还有伊斯兰教、锡克教等。这些宗教和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天主教,对教民的限制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人民根本不可能有民主的需要。这里的民主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于的。所以它既不能促进印度的现代化,也不可能造就廉洁的政府。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实行民主的国家——泰国。泰国也是一个一个宗教国家,超过九成的泰国人信奉塔娜娃达佛教(小乘教),约有26万人出家为僧(职业和尚),日常生活亦深受影响。小乘教在教义上主张一切都是空,宣传人空、生空和我空。认为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都不外是苦。因而,在社会实践中主张自我解脱和自我拯救。为了达到此目的,提倡逃避现实,脱离现实的阶级斗争,消极隐居,过寂静的生活。积善行,修来世,最终达到涅磐。否则来世将受到打入地狱、转生为饿鬼和畜生的三恶惩罚。消极的宗教观,使人们形成了对王权的敬畏和对权威的顺从,造就了人们对政治态度的冷漠和消极。在泰国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传统的权威主义庇护制,人被划分成不同等级,各地方均控制在有权势的人物或家族手中,形成由上至下层层控制的社会结构。上层给下层提供保护,下层对上层保持忠诚。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人民根本不可能有民主的需要。一旦进行选举,这种结构就调动起来,被政治家利用来拉选票。民主实际上成为权力和金钱手中的玩物。泰国的民主是移植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事实证明这种移植是是失败的,是典型的坏民主。

有人认为,中国如果实行民主,弄得好了像印度,腐败依旧,还可能影响经济发展;弄得不好像泰国,会出现全国大乱。这种观点没有任何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以上两国完全不同。最主要的不同是今天的中国人民有强烈的民主需要,因此实行民主的条件完全不同于上述两国:1、中国没有宗教信仰;人民对清官政治有强烈的需求,民生、民膜离民主只有一步之遥。2西方的民主思想开始在中国传 ,随着一百多年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的政治 文化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人民民主意识逐渐增 强、政治文明观念逐步扩展,政治文化上出现了有利于民主的因素。

3民主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利益。争民主其实是争自己的切身利益。2006美国政府财政开支的 73%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产品, 而这方面的支出中国政府只有 25.5%。行政开支却占了 38%,而同年的日本仅2.38%、英国4.19%、韩国5.06%,印度为6.3%,美国为9%

政府机构庞大,冗员尸位素餐。政府的奢侈官方办公大楼,形象工程,浪费了全国人民的财富,加大了制度成本。加之官员贪腐,实际的制度成本可能大大高于38%。如果有民主制度对权力实行监督制约,使我们的制度成本减少到美国的水平,那么,就可以将财政开支的 73%用于社会福利。那么我们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健制度等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制度都可以建立起来。

4、互联网的普及引导了人民对民主的追求,

中国人民的民主需要是不容怀疑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满足民主需要。我们是不是可以移植西方民主呢?任何移植都必须具体这样一个前提,被移植地条件和别地条件要大体相同或相近。否则就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例如前面举的泰国的例子。当然,泰国主要存在人民不需要民主的问题。如果人民需要民主,是不是可以移植呢?这也要以移植条件为转移。例如俄罗斯人民对民主的需要也是很迫切的,为什么移植的民主,并没有解决官员腐败问题呢?西方民主对于民主条件的要求是很高的,第三世界移植民主成功的先例其实是不多的。西方民主是建立在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基础上,这和我们的文明基础有很大差异,不考虑这个差异是不行的。打个比方说我们中国人,喜欢豆浆、油条、小笼蒸包,最高规格的也只能是满汉全席。如果给的是带血的牛排,虽然能在饥不择食时吃下去,但是要反胃的。因此,民主还以本土的最适宜。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本土民主?是有的,而且不少。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在根据地曾经培植了本土民主: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民主大旗,在局部执政的区域内贯彻落实民主政治,开启了中国民主之先河。赢得了全世界进步国家的好评,获得了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团体的一致拥护。和专制独裁的国民党政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有这面民主的大旗,中国共产党要夺取全国的胜利,是根本不可能的。谁料想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后,竟然丢失了民主的大旗。弥补的方法只有一个,重新捡起民主的大旗。一定能重新获得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团体的一致拥护。如果讲民主的条件,今天的民主条件比较根据地要优越的多,没有理由不重举民主的旗帜。

2、建国初期,曾经在全国各地进行过还政于民的民主建政的实验,实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种种原因,却作了失败的结论。重新总结这一次民主实践,就可以成为本土民主的经验。

3、我们在农村实行民主选举已经十余年,——虽然这个起点选择得很不合适,但毕竟有这个开端。将之延伸一步,扩大到乡镇级,理所应当。

4、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全国各地进行了民主的试点,有的(如深圳)经验已经很成熟。试点经验的意义在于推广,不推广还有什么意义?

5、条件大致相同的越南已经超过我们,率先迈出了民主的步伐。北边的俄罗斯不能学,南面的越南应该学,也容易学。前面的乌龟爬泥路,后面的乌龟跟着爬。如果前面的乌龟掉进陷阱里,后面的乌龟回头也完全来的急。反正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的历史机遇其实是不错的,北边有个反面榜样,南面有个正面榜样,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大大减少了社会转型的风险。       

要解决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除了走民主之路是没有其他出路的。靠维稳是不行的。当前的社会问题是果不是因,维稳则是颠倒了因果关系。就是把属于果的问题全部解决了,那个因仍然会源源不断的产生出新的、更多的果来。再者,本来执政成本就已经居高不下,维稳更增加了执政成本。只能使官员更腐败,社会更无序,最终会酿成大祸的。打个比方说,面对因饥饿而骚动的群体,如果维稳的目的是为了发放食物,那么骚动的群体很快就会安静下来;如果维稳的目的是为了拒绝发放食物(前提是有食物),那么秩序将会更加混乱,最终将会激起民变!

以改革求稳定,稳定存;以维稳求稳定,稳定亡!

如果我们改变一下看问题的角度:群体事件、群众上访、网民的不满情绪等这些现象,其实是群众对民主需要的一种折射,或者说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实行民主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是“中华龙”觉醒的表现。如果没有这些社会问题,就没有实行民主之必要,就没有改变旧的政治运行模式之必要。如果能满足人民的民主需要,这在中华民族史上,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会留下光彩的一笔。希望决策者顺应时代潮流,不要错过了这一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