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不高是某些地方政府为开发商代言的广告词


  本月上旬国务院派出的8个督察组,在对京沪等16个省份开展房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察后,目前已返回京城。据一位督察人员表示:“我认为这次督察发现的最大问题是,个别地方政府不认为房价偏高。”(见4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地方政府不认为房价偏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为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中央政府出台了一道又一道的“调控令”。仅去年以来就先后出台了“国十一条”、 “新国十条”、“新国五条”、“新国八条”等。就在国家调控楼市政策大兵压境的背景下,仍然有地方政府认为“房价不高”,难怪督察人员表示,这是“这次督察发现的最大问题”。

  房价高不高?老百姓的心里有杆称。如今全国各地的房价,以普通职工的收入计,少则2个月的薪酬才能买到1平方米,多则半年的薪酬也买不到1平方米。普通城市居民一朝买房,20年、30年都将沦为房奴。那么,为什么还有地方政府或政府官员认为“房价不高”呢?

  首先,这是土地财政使然。就地方政府来说,没有比卖地更容易来钱的了。如去年一年,全国卖地收入高达2.9万亿,占全国财政收入8.3万亿的35%。而在一些地方,卖地收入甚至超过了本市收入的一半以上,甚至就连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不例外。由于卖地来钱快,而地价又与房价紧密相连的。房价越高,地价才会卖得越高。因此,为了尽可能地抬高地价,地方政府就必须鼓吹房价。于是,在地方政府官员眼里,房价再高也不觉得高。

  其次,房价上涨并不危及地方政府官员的利益。虽然房价上涨让普通市民望楼兴叹,或沦为房奴,但对于某些地方的政府官员来说,房价的这种上涨,并不损害他们的利益,有的甚至还能从中获利。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住的是集资房,或福利房,或平价房,他们的房价远远低于商品房价格。有的官员手上甚至捏有多套住房,他们甚至盼望着房价上市,以便自己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将房产卖出,从中牟取更多的利益。

  其三,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之所以认为“房价不高”,当然是相对于他们的收入而言的。城市居民之所以认为房价高,是因为他们收入少,所以买不起房。而地方政府的官员们认为“房价不高”,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收入太高的缘故,他们完全有能力承担更高的房价。地方政府官员的工资收入远远高于城镇居民这是众所周知的,更重要的是一些政府官员,还有各种灰色收入,而且这种灰色收入远远超过了工资收入。正是因为有着较高的收入来源,因此,房价再高也不妨碍他们买房,何况一些地方官员本来就拥有多套住房呢?

  此外,某些地方政府之所以认为“房价不高”,也是由于这些地方政府一贯漠视百姓利益的缘故。虽然我国政府一再强调“执政为民”,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某些地方政府阳奉阴违,他们很少真正关心百姓的利益。并且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之间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他们甚至为了开发商的利益而牺牲老百姓的利益,有的政府部门甚至成了开发商的代言人。“房价不高”就是某些地方政府为开发商代言的最好代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