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资深公关人的自白


此文是2008年写的,2年过去了再看,文章中谈到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甚至恶化了。好吧,那我们再看一遍吧。2011年4月25日。

怀抱尊重事实,给你的受众想要的一切的信念,以此为规则,进行所有的工作。司马波,一个公关从业者,有十年的工作经历,见证了年轻的中国公共关系一半的发展历程。作为为IT、电信、传媒、家电等行业的多个知名品牌做过顾问的公共关系资深人士,司马波给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www.przero.cn的建议别具一格。

一点也不怪异,而且这一建议将是所有中国公共关系从业者的宗旨,缘由不是司马波有非凡的预测能力,而是中国已经进入民意时代。

公共关系是种个人或机构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企业、政府机构、公益组织、学校、医院等。中国的公共关系发展史很短,不到二十年,但已经从商业迅速扩展到其他领域,甚至政府都开始重视起公共关系来。

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否,媒体暴光率是个关键性的衡量指标,所以如何吸引媒体的关注成了每个公共关系从业者首要和最终考虑的问题。这个工作过程起初颇有鬼魅之风,公关顾问如客户的鬼魂附体,兀自站在山顶上口中念念有词。那些词散发着随心所欲、主观臆断、矫情做作、虚假的气息。山脚下无数的听众,听不听随意。这个过程被称作“炒作”。

“炒作”几乎和中国的公共关系发展史一样长。公共关系的大腕在大小会上介绍自己做了多少次大炒作;各种刊物上长篇累牍地教新手如何炒作;各个机构的负责人也严令公关部“炒作”。

当作为小字辈的司马波撞进公共关系领域的时候,“炒作”正满天飞。那时候的司马波对公共关系并不懂,但本能告诉他,违背事实、不重视公众感受的做法是站不住脚的。司马波很鄙夷那些言必“炒作”的人,他认为这些人被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冲昏了头脑,用嘲弄的心态对待这个世界,没什么好下场。司马波回忆说,他从不听,不看那些所谓的经典案例,而是找来国外专业的公共关系方面的书籍自学。

十年间,公共关系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也悄然走向成熟。红极一时的“炒作”这个词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一个历史标记。这个变化和千千万万个变化一样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历史证明,中国每天发生的变化,从文化到经济到政治领域,都是伟大的,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阶段,公众的独立思考能力、公众的分辨力、公众的意志开始苏醒,并逐渐成为社会的特点。被动接受,盲目相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公共关系从业者半是无意识,半是被迫地用WEB2.0的精神开始和公众交流,树立新的“公共关系”。

随便翻开一份报纸,打开一个网页,“洗牌”、“横空出世”、“领袖风范”、“巨人”……夸张、做作、刺激、严重违背新闻规则的标题已经不多了。这些都是炒作的后遗症。这样的字眼满足了客户表达“无出其右”的良好感觉,满足了媒体追求新奇的特点,但就在这样的宣传攻势下,公众对客户的品牌的好感度在下降。“公众讨厌这些粗暴、假大空的新闻,如果某个媒体,某个品牌一意孤行,就会激怒公众,他们得到的回报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永远抛弃。”司马波认为太多的案例之所以会失败就是没有重视正在快速上升的中国民意的力量。中国的电视购物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的电视购物请明星代言、请普通消费者做托、模仿新闻访谈,技术不可谓不高,但它的基础是愚弄公众的判断力,其后果就是一个行业的集体消亡。

从炒作到敬畏民意,中国的公共关系在中国大的进步中,进入全新的、更激动人心、更有创造性的时代,伴随而来的还有更艰难的挑战。

一般来说,一个领域中80%的人创造的业绩之和与其他20%的人创造的业绩大致相等,但在公共关系领域,这个二八定律并不适用,而是一九定律——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能准确、及时,甚至预测到民意的趋势,并和所服务的机构的公共关系目标完美地结合起来。尊重民意对中国,对中国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个全新的话题,公共关系从业者必须一边克服行业落后的困难,一边在民意这个复杂的意识现象中起舞。过去的经验和方法要重新验证,新的理念新的技巧要摸索,其间的艰难不可想象,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司马波进入公共关系行业的时候,他不过是懂点新闻,会写新闻稿。但早从三年前开始,司马波就开始了有意识地开始了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新闻学方面的阅读和研究。司马波对此解释说,民意觉醒是历史的必然,必须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学会尊重,懂得人性,心态更包容更开放,才能在公共关系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与昔日的公共关系相比,司马波认为:“在现在和以后的中国,公共关系更看中是否得到公众的心,在对公众的智慧、意愿、思辩力保持高度的尊重和警惕,不能有丝毫的冒犯的同时,注重和公众的沟通。”司马波还表示说,公共关系从业者迎来黄金发展机会,为了不辜负命运的青睐,如果有可能,他想去国外进修。

对于一个获赞誉颇多的资深人士人来说,进修意味着损失金钱,但司马波认为,学会敬畏民意是历史给予的一个难得的机遇,这就是最大的回报,他所要做的不过是掌握顺应这个历史变化的技巧而已。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http://www.przero.cn/pos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