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北韩的核武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政治上的难解议题。这个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不仅严重影响着朝鲜半岛的权力平衡与和平稳定,东北亚各邻国更是忧心忡忡。北韩的核子发展始于1950年代末期,当时美苏双方将民用核子技术,移转于南北韩政府,而北韩在苏联的协助之下,更于1962年设立「宁边原子能研究所」,为日后的核子发展滥觞。1980年代初期,北韩的核子技术发展已获阶段性发展成果,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北韩境内,发现核子反应堆与冷却塔,并认定其已初具发展核武器的能力,进而引起国际关注。而后北韩先后两次核试引发核危机,中共无法置身事外,开始积极介入企图控制影响北韩的核武发展,遂于2002年第二次核危机中与俄罗斯发布「中俄联合声明」,敦促北韩放弃新的核子计划,并要求美、日与北韩展开协商,其后开展「中」、美及北韩的「三方会谈」与「中」、美,俄、日、南韩及北韩的「六方会谈」。唯因平壤当局未能兑现核子裁军的承诺,「六方会谈」在2008年12月陷入停滞。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外海发生芮氏规模9.0强震,随后引发海啸冲毁福岛核电厂,福岛核电厂核反应堆机组接连发生爆炸辐射外泄,造成仅次于车诺比事件的6级巨大核灾难。北韩利用国际关注福岛核辐射外泄事故,以白头山火山可能爆发为借口,于3月15日透过赴访的俄罗斯特使提议,愿意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同时不反对在会谈中讨论有关北韩的浓缩铀计划。南韩外长金星焕随后于17日表示,北韩必须先展现和平的意图而拒绝接受北韩的提议。其实这对一直积极推动六方会谈的中共而言,正是一个重启「六方会谈」的新契机。
二、北韩核武发展历程
北韩的核子发展可分为核原料的取得与核子技术的研发两部分:
(一)核原料的取得:
北韩境内富藏铀矿,且早于1947年即开始探勘与开采新津与大同等地之铀矿,因此其核原料之取得无须假他国之手,据1960年代的探勘估计蕴藏量达400万吨,加上北韩境内亦富藏核原料之一的石墨,使其在发展核武上具有极有利条件。
(二)核技术之研发:
北韩的核技术研发主要肇因于韩战期间美军动用核武的恫赫,及韩战后美国于南韩战术核武器的部署。1955年北韩设立核物理研究所,并于翌年与苏联签订「关于和平利用原子能协议」派遣人员赴苏受训,1962年更设立「宁边原子能研究所」,使北韩的核技术获得初步发展。
在北韩核技术的研发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苏联援助时期:从最初「宁边原子能研究所」的成立,乃至于1965年自苏联输入第一个800千瓦的反应堆IRT-2M,苏联在北韩核技术的发韧阶段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惟自苏联于1968年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后,开始限制对北韩核技术的援助,国际原子能总署亦展开对北韩民用核设施的检查。
2.独立自主时期:自1969年以后,美苏冷战的和缓间接带动南北韩局势的趋稳,惟北韩的核技术研发却未因此停止,1985年时北韩已拥有一批以都相禄、韩仁锡为首的核子专家,北韩已有能力建造核武器所需浓缩铀的反应堆。
3.核武研发时期:1991年9月,美国宣布将撤除南韩的战术型核武器,北韩始于翌年1月签署「核保障协议」,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总署6次的检查。然而由于北韩的刻意隐匿,使检查缺乏实质作用。而后国际原子能总署根据美国所提供的相关情报,要求对宁边地区两处核废料储存设施做特别检查,北韩拒绝受检,美方提交安理会讨论制裁,是为第一次北韩核危机。2002年10月,美国国务院透露北韩承认发展核武器,引起全球恐慌,再度爆发第二次核危机。2006年10月,北韩宣布成功试射核武,正式成为核武国家。
三、北韩核威胁影响中共利益
中共在北韩核威胁上的反应虽有所变化,但反对北韩拥有核武器的基本立场未变。早于1964年中共第一颗原子弹试射成功后,北韩即曾向北京当局请求援助核武器技术,惟中共拒绝其要求。在第一次北韩核危机爆发时,中共的态度甚为消极,并未积极介入,然而2002年第二次核危机爆发后,北京当局的态度却转趋积极,倡议开启「六方会谈」与「三方会谈」。其态度的转变主因有二:其一为中共的经济正处快速发展阶段,需要稳定的外围环境;其二为大陆国力的崛起外交政策开始转变,而积极介入朝鲜半岛的国际谈判。
而中共反对北韩拥有核武器的主要因素有:
(一)安全利益考虑:北韩如拥有核武将改变朝鲜半岛的权力平衡,为区域的和平稳定带来威胁。长期以来北韩的经济情势严竣社会不安,倘若爆发内乱必牵动地区安全,其所拥有之核武器将有如不定时炸弹般难以控制。
(二)战略利益考虑:中共与北韩一向关系密切,是北韩主要外援国,中共视北韩为其一颗东北亚的战略棋子,但北韩拥有核武器除了打破半岛上的权力平衡外,更冲击到中共在该区域的影响力。
(三)经济利益考虑: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周边环境,北韩拥有核武将严重影响中共周边的和平稳定,进而冲击影响其经济发展。
四、日本核灾引发中共对核武的警觉
日本核灾不仅严重冲击其国内的经济发展,亦影响及广大的亚太地区生态,放射性物质透过大气、海水及食物链的传播,扩及世界各地,使世界各国对核能潜在威胁警觉到人类活在恐惧与污染源中。中共在灾后即派员于2011年3月19日赴日本京都参加「中」日、南韩三方会谈,三国并达成共识,将积极敦促北韩就核问题之事重返谈判桌。受日本核灾的影响,北京当局再度省思北韩核问题的重要性,尤其宁边邻近中国东北,使其备感担心。
2011年3月28日,南韩外长金星换访「中」,展开为期三天的会谈,并与中共外长杨洁篪讨论北韩的浓缩铀问题,南韩主张展开「六方会谈」应透过安理会机制来商讨相关解决方案,而中共则主张尽快展开「六方会谈」。其实早在日本核灾发生前的2月23日,安理会曾提出关于北韩违反核子制裁的报告,并说明其发展浓缩铀的进程,呼吁对北韩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当时还遭到中共的阻挠。由日本核灾后的中共态度观之,其对于北韩的核问题已经高度警惕,且积极表达解决问题的意愿,惟仍坚持以「六方会谈」的方式解决,对安理会的制裁北韩方案还是反对,主因有二:其一为中共作为北韩最大的经济援助国,若同意安理会再以制裁方式处理北韩核问题,无异搬石头砸自己脚,制裁的效果将转嫁至中共自身,当前北韩的粮荒已难以解决必将雪上加霜;其二为中共为维护自身在朝鲜半岛上影响力,由中共主导的「六方会谈」因去年的「天安舰事件」与「延坪岛事件」面临解散危机,虽然中共积极游说各国重启会谈,却未获各国重视。此次日本核灾所生效应,将可成为中共推动重启「六方会谈」的契机。
五、结语
在日本九级大地震震出核灾后,引起世界各国重新严肃省思核能的使用与核武器管制问题,北韩核问题也因此成为全球瞩目焦点。中共在处理北韩的核问题上,具有主导性地位,却抱持消极态度,当第二次北韩核危机爆发后,虽转趋积极,但因六方会谈立场各异而毫无进展。此次日本发生核灾后,北京当局的态度转趋积极,在处理的途径上虽然仍坚持以「六方会谈」的方式解决,但整体观之,对全球安全与朝鲜半岛的非核化将是一崭新契机。此次核灾以技术先进的日本都难以处理,更遑论技术落后的北韩,何况北韩的核子重镇宁边紧邻中国大陆,中共要想周边稳定以利其经济发展,解决北韩核武问题势在必行。尤其中共已是世界大国,除应担负起与其大国地位相呼应的大国国际责任外,更可利用此次核灾时机,塑造其负责任的国际正面形象。当前全球各国都在注视中共对北韩的核问题态度,北京当局如何把握此次重启「六方会谈」契机,为全世界人民尽其一份国际应尽义务,我们将拭目以观中共当局的睿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