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11年3月14日大陆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纲要)。会议要求要认真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大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具体目标包括:「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成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对此,十二五规划除了首次将扩大内需单独成章,并作为首要任务,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等政策,彰显中共将中国大陆由「世界工厂」,发展为「世界市场」的意图。
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十二五规划强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希望达到三级产业结构的平衡协调发展。至于大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之主要战略包括:
1、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和提升
未来五年将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技术工艺系统集成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预期将政策支持装备制造业和各产业在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节能环保技术。
表一重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方向
产业
|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
装备制造行业
|
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
|
船舶行业
|
适应国际造船新标准,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配套设备。
|
汽车行业
|
强化整车研发能力,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提高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水准。
|
冶金和建材行业
|
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在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
石化行业
|
积极探索原料多元化发展新途径,重点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加快化肥原料调整,推动油品质量升级。
|
轻纺行业
|
强化环保和质量安全,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
|
包装行业
|
加快发展先进包装装备、包装新材料和高端包装制品。
|
电子信息行业
|
提高研发水平,增强基础电子自主发展能力,引导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
建筑业
|
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
|
数据源:整理自「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大陆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11年3月14日
2、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未来五年将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消费性服务业发展。
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将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
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将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小区菜店等小区商业发展;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积极发展旅游业、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等服务,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由于十二五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要从当前的42.6%提高到47%,提高4个百分点。根据2015年实现55.8兆人民币的GDP规模,第三产业的产值规模将达到26兆2千亿人民币,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9%,明显高于同期预期的7%的GDP增长率,高于同期农业和第二产业5.5%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升级的消费性服务业,具有长期的成长空间。
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要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
同时,大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将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的细化。《决定》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三步走”的目标:
第一阶段,到2015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第二阶段,到2020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第三阶段,到2030 年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上述目标的逐步实现,预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未来五年,逐步成为大陆经济的先导力量。如按照三个阶段新兴产业占GDP 比重的发展态势来看,如果能顺利完成预期水平, 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2015 年期间可实现24.1%的年均增长速度,而2016~2020 期间可实现21.3%的年均增长速度。
表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产业
|
发展重点
|
节能环保产业
|
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
|
生物产业
|
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农业、生物制造。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
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
新能源产业
|
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慧电网、生物质能。
|
新材料产业
|
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
|
新能源汽车产业
|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
数据源:整理自「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大陆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11年3月14日
(三)对台湾产业的机会
就合作机会而言,由于大陆「十二五规划」以「包容性增长」为目标,期望由消费拉动经济成长、追求区域均衡发展;发展綠色经济;使服务业占GDP比重逐渐上升,同时订定7 大新兴产业作为目标(2020年新兴产业占GDP 比重可达15%),这些发展蓝图都将成为两岸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标的。而大陆官方也强调,两岸在新能源、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因而两岸经合会首次例会决定成立「产业合作工作小组」,更是具体推动两岸产业方面的重要步骤。
同时,由于大陆十二五规划将推动新型服务业发展,包括金融、物流、医疗服务等服务业发展,加上十二五规划中有关「重民生」的政策取向,将牵动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服务市场,均将成为未来五年台湾产业透过两岸合作,进入大陆市场的切入点。
此外, 2009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6.6%,「十二五期间」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强城镇化管理、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政策,预期可以使中国大陆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将带动居民消费、基础建设以及房地产投资等市场成长机会。
整体而言,「十二五规划」主动调低经济发展速度,表明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中共将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发展的主轴。意味着透过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增强中国大陆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是未来五年大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