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代代清华人的美好夙愿,是激励清华人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早在1985年,我校就在学校第七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从1993年起,逐步明晰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1998年,中央开始实施“985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国家的重托、人民的期望。进入21世纪初叶,我们把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任务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进一步明确了“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即:第一个九年(1994~2002年),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过渡;第二个九年(2003~2011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三个九年(2012~2020年),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努力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持续的过程,2020年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
尽管国际上对于大学有着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排名体系,但对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准确定义和量化的评价标准。多年来,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深化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及其建设规律的认识。结合国际上一流大学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教育界、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很多观点,我们感到,世界一流大学具备若干基本特征:一是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家所需栋梁的摇篮;二是产生大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成为创新知识与技术的源泉;三是引领社会进步、支撑国家发展,成为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家园、国际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既是民族兴旺的必然,也是国家昌盛的象征。我们理解,“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大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主要办学指标上达到国际较高层次。人们虽然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看法各异,但总可以从世界著名大学的特征中,抽象出一些外显的共同表征,由此形成各个大学可以比较的方面,并基于此,构建出各种不同的对大学质量和水平进行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一方面,符合这些指标,并不意味着肯定是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而另一方面,世界著名一流大学,往往可以从多数的可比性指标方面得到体现。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使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显著提高,在一些主要可比性指标上进入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行列。
第二,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世界一流大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而一流大学的个性,首先就表现在要为所在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作出贡献。现在,我们国家的战略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只有紧紧围绕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结合学校的自身优势,找准我们的基本着力点和主要贡献点,才能使有限的力量得到集中和充分的发挥,从而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出突出的贡献。同时,也只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我们才能得到国家和社会在资源、政策等各方面的有力支持,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第三,有若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都有一些高水平的学科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潮流,并因此得到学术界和社会上的认可和尊敬。从清华的情况看,工科的优势比较突出,理科、文科(包括艺术学科)和医学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不少学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要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学科布局的基础上,找准方向,凝练优势,努力使部分学科或学科群率先突破,并逐步促进更多的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终在学科总体发展水平上实现质的飞跃。
第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大学是特定的文化机构,它的最本质特征是其先进的办学理念、特有的校园文化、内在的大学精神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的软实力和无形的竞争力。当前,特别要大力提倡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使我们的校园文化既富有清华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既深刻体现中华文明的特点,又广泛吸纳世界文化的精华。不断升华清华精神,与时俱进地发展我们的校园文化,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
以上几点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努力,我们正在向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迈进。
我们践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和“行胜于言”的校风,为国家造就了一批学术大师、治国栋梁、兴业之才,创造了大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和设计成果。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项职能”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学校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履行好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努力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作为可比性指标的参照,近年来我们重点研究了世界一流大学群体的发展情况。以美国大学联合会(AAU)为例,其所属学校既包括哈佛、麻省理工、耶鲁、斯坦福等世界最高水平的一流大学,也包括一批后来居上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在若干办学指标上,已好于AAU大学的平均水平。与一些世界顶尖的一流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相比,我们在相关办学指标上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在一些世界大学排行榜比如英国泰晤士教育增刊的排名中,我校基本在第50名上下。这些都显示出,走过百年风雨历程的清华大学,正在逐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当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国际上的一流大学都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是一个长期奋斗、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重点支持,有社会和人民高度关注和热情帮助,有全校师生员工的辛勤努力和不懈奋斗,我们一定能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不断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解和认识
评论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