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投资术



一个励志的故事,请大家阅读
 
陈济安,一位再平凡不过的上班族,却有著最戏剧化的人生转折。29岁时,他罹患淋巴癌第三期,历经36次化疗,奇迹似地在生死的拔河赛中,赢了死神!
病愈后,他得到高人指点,以「农夫投资术」,每年深耕一档股票,创造出50万变3亿元(台币,下同)的财富奇迹!而最令人惊叹的是,15年来,他透过有策略、有计画的行善,默默认养了62名孩童,并把一个月高达60万元的房租收益,全数用在孩子身上!这位神秘大户的传奇故事,值得您细细品味。
 
走在路上,你可能不会对擦身而过的陈济安(化名)多加注意,中等身材、戴眼镜的他,看来就是一般的上班族。但听完他的故事,你会发现,「传奇」两字用在他身上,真是一点都不为过!
 
今年五十岁的陈济安,二十九岁时罹患癌症,他是从阎罗王手上抢回一条命的抗癌斗士。抗癌成功后,他利用「农夫精神操作法」,成了以五十万元赚进三亿元身家的股市大户;但鲜为人知的是,十五年来,他一共认养六十二名孩子,是一位默默行善的慈善家。
 
好景不常,从家境优渥到一夕负债
为了贯彻他「为善不欲人知」的信念,并顾及受捐助孩子们的感受,陈济安破例受访,但前提是身分不曝光。
 
陈济安出生在新北市的一个小镇。在成长的六、七○年代,正值十大建设、经济蓬勃发展,原本开小水电行的父亲事业平步青云,最后还成立专包房地产新建案的水电工程公司。当时手上建案满档,家中经济宽裕,陈济安还念了学费昂贵的私立中学,过著小王子一般的生活。
 
好景不常,在陈济安上初中时,父亲意外被倒了一大笔帐,一夕间负债上千万元,如同天文数字般的负债,让家中生活顿时从天堂掉进地狱,过著每天醒来,就是看到无数债主上门讨债的日子。尽管这段往事已经过了三十几年,但只要一提起,陈济安眼眶依旧泛红。
 
所幸,有姑姑及时伸出援手,陈济安得以在私立学校完成课业。毕竟,家中仍旧有庞大的负债,所以,陈济安上高中后,就开始半工半读,寒暑假在火车上卖便当与零食。接受采访时,陈济安还可以琅琅上口当时叫卖的绝活「菸、鱿鱼、牛肉干、蚕豆、豆乾、牛奶糖,赶快来买喔!(台语)」,卖完便当后再赶去工地当水泥工。能够想得到的赚钱方式,他都做过,不放过赚取生活费的机会。所以,尽管有能力上国立大学的他,当时因为经济因素,选读有建教合作,可拿奖学金的理工学院。
 
这笔负债还了十多年,一直到陈济安结婚前才还完,这一段经历深刻地烙印在他的心中,并许下「我以后绝对不要过负债的生活」的愿望。「我要娶我老婆之前,还叫她剪掉岳父给她的信用卡副卡,不然我多没面子啊!」陈济安笑说。
 
其实,陈济安很担心,从小过著如同千金小姐生活般的太太,如果花钱没节制、还不起卡债时怎么办?但是,婚后为了给老婆每个月至少买一套新衣服,还有希望家中尽快有储蓄,任职电子公司的他,每天下了班还去补习班教计算机,多赚取一个月约一万五的讲师费;而且,他连一个字五毛钱的稿费都要赚,逮到机会便投稿。就这样,当时底薪才三万元的小工程师,一个月收入可拚达五万元。
 
在小夫妻勤恳打拚的日子里,幸运之神眷顾他,很快来了一笔意外之财!一天,下班后的陈济安途经一座桥头,好心买了一位阿婆卖剩下的八张爱国奖券,回家后发现八张都是同一个号码,根本没指望会中奖。没想到,隔天陈济安老婆一通电话打到公司,紧急告知「出事啦」,要他立刻回家!他回去后才明白「原来,中了二奖!一张五十万元,八张就是四百万元!」扣完税,实领了三六○万元!这对民国八十年左右,全球经济陷入石油危机的时期来说,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
 
跌至谷底,中大奖后就发现罹癌
中了大奖的隔年,陈济安常常觉得肚子不对劲,但想要拚命多赚一点钱,也就不在意肚子痛的问题。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受不了而上医院检查,竟然发现罹患淋巴癌,而且已经第三期!当时他才二十九岁,这天起,人生从云端跌落深渊,他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没想到,幸运之神眷顾了陈济安的同时,死神也找上了他。
 
「那时候万念俱灰,好想出去找一辆奔驰车、一头撞死,至少家人还有高额保险费可以拿!」陈济安现在想来,眉头依旧纠结。他说,生病时一个月开销近十万元,薪水却只有三、四万元,入不敷出的日子,要怎么过?爱国奖券中奖的钱,多少发挥了救命作用,但在生重病的那三年期间,也全部消耗殆尽。而在一次次战胜死神的过程中,躺在病床上,最让陈济安挂念的,不是自己的病,而是一双不到五岁的年幼子女。拖著病体的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抢时间赚钱」,才能够让儿女不再如同他童年一般,辛苦过日子。
 
因此,看到投资股市几乎成了全民运动的陈济安,本来没有理财观念的他,决心投入股市,找寻赚钱机会。在一次次回院做化疗的住院期间,他苦读了二十多本股票书籍,大多是以技术分析为主,并趁著病情稳定的静养期上号子看盘,增进对股票的了解。对这名股市新手而言,股票涨跌间的红红绿绿,依旧充斥著太多问号。
 
「每天我都学书上那套来分析股价走势,什么KD值、RSI都看,但怎么股价都不照我想象的在走!问别人,人家才告诉我那是高、低档指标钝化的现象!」陈济安苦笑说,他真的完全不懂什么是钝化,只好拜托营业员教教他,谁知道营业员没好气回他:「如果我知道,我就不会在这里当营业员啦!」
 
苦寻不著门道的陈济安,硬著头皮再请营业员推荐号子里最会赚钱的「大户」,只见他随手比向一位隐没在人群中的老伯伯。这位当时七十多岁的老伯,原来是一位身价上亿元的退休公务员。在陈济安多次买点心、饮料嘘寒问暖之后,老伯终于丢了一句话给他:「像农夫一样就好」。
 
「像农夫一样?是要先去种田吗?」老伯说:「不是啦,傻小子。农夫不都是依照四季时节去播种、收成吗?按著这个道理去做股票就对了!」原来,老伯正在倾囊相授纵横股海多年的「一精神、三要点」心法。这位不起眼的老伯,竟是陈济安日后的一盏股海明灯。老伯提点的简单原则,不但让他得以启航,也指引他找到丰饶的获利渔场。
 
而老伯口中的「一精神」,指的是「农夫精神操作法」,依照农夫「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节奏,来布局股票投资。
 
陈济安进一步解释,所谓的「农夫精神操作法」,就是在前一年的第四季,也就是冬天,开始研究并挑选股票,等到第二年的第一季下单,接著春、夏两季股票都放著不动,等到秋天,也就是第三季,再找适合的点卖出、获利了结。
 
至于老伯所谓的「三要点」,则是运用在选股上的心法。首先看产业趋势,找出正在崛起的明星产业;二是找出明星产业中的龙头股;第三,挑选出明星产业中龙头公司的基本面、本益比,找出相对便宜的个股来投资。所谓相对便宜的股票,「通常会以本益比十倍为基准。」陈济安说。
 
第一桶金,五十万会钱买台积电赚二倍
「简单来说,如果这家公司够大、是正派经营,所处的产业又正要开始成长,而且本益比低于十倍,现金殖利率还比定存利率高,那就是一档好股票!」陈济安补充,如果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那就会买在高点,所以一定要密切注意产业趋势,才能在股价才刚要起涨时就切入。
 
但买点实在难判断,老伯因此提醒陈济安:「不要期待一定可以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只要价格算起来合理,你就买下来放著等!」有了老伯这套锦囊妙计,陈济安如同汉朝张良获得黄石老人的《黄石公书》一般,选股功力大增。但实战成果如何?
 
一九九六年底,做了许久功课的陈济安,把妻子标会得来、原本打算拿去还房贷的五十万元当作本金,一古脑儿买进台积电。「那时台积电买在五十元,以五十万元买了十张,隔年过完年就涨了五○%。我太太一直叫我卖,还好我坚持农夫精神操作法,等到第三季才收割,最后卖在一五○元,一口气赚了两倍!」陈济安说,第一档股票之所以选台积电,是因为半导体产业正在崛起,而当时股价每股五十元的台积电可配息四到五元,本益比差不多十倍,殖利率也比当时四%的银行定存利率高,完全符合老伯传授的「三要点」。
 
三十五岁、第一次买股票就赚了一百万元,这是陈济安在股市中赚到的第一桶金。尽管成果不错,但当初为何敢把仅有的五十万元资金全押在股市,而且还只有一档股票?陈济安笑说,当时因为重病缠身,真的有点「豁出去」的「憨胆」。其实,老伯曾叮嘱陈济安,买股票最好拿闲钱,不可拿急用。
 
虽然初登场拿的是救命钱,但接下来,陈济安买卖股票十多年来,总是谨守老伯交代的箴言:「股票交易不宜炒短线,最好是像放定存一样长线投资!」
康复之后,本来是课长的他,很快一路晋升,年薪破百万元,才四十多岁就当上总经理。
 
开始投资股票的前几年,陈济安会把从股市赚来的资金,再全部投入股市,而且一年只买一档,通常一抱就是三季。「我一年只买进一次、卖出一次,营业员都抱怨一年只能赚我两次手续费!」为什么只押一档股票?「好股票一档就够了,不用多!」陈济安笑说。
 
资产分散,将股票资金转至定存与地产
此外,他买卖股票,大约都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货、出货,「这样才不会对个股股价带来影响!」这样的进出模式,他到现在都还这么操作著。
 
不过,只押一档股票的原则,在一九九八年底打破了。由于当时投入的资金部位高达二千万元,又只看好光盘片产业,因此当年度陈济安把资金一拆为二,各投入一半买进中环与铼德。
 
「钱那么多,再只集中一家,如果出事就完蛋了。讲白一点,就是如果一家失火了,那还有另外一家撑住,而且会有转单效应,股价会更好!」这样的风险意识,来自于他服务的公司曾经惨遭祝融肆虐,营运出现青黄不接,这才让陈济安在股票投资上,有了分散风险的概念,尽量不要再「押孤支」,独押一档股票。
可惜,他并未坚持当初的规画。二○○○年,他判断DRAM产业大好,准备海捞一票,所以卖掉中环、铼德股票,获得的八千万元资金,以每股三十多元的价位,全押在茂矽一档股票上。买进后,茂矽果不负期待,股价一路涨到九十多元。尽管股价涨了三倍,但他认为,依照「农夫操作法」的卖点还未到,就想把股票放到第三季再来卖就好。
 
没想到,等到第三季准备收割时,茂矽股价已经从九十多元跌回到三十多元,陈济安不但没赚到钱,还倒赔手续费!这也是陈济安投资股票以来,最接近失败的一次。
 
「我当时赌阿扁上任、五二○之后盘势会再拉上来,谁知道股价一路走跌,差点跌死!」陈济安说自己是贪念来了,居然把资产百分百押在单一个股,而且金额高达八千万元!虽然那次只赔掉手续费,但差点没吓死的陈济安,重新审视整体的资产配置,并把资产拆成三等份:两千万元购置房产、三千万元投入当时有五%至六%利率的银行定存,另外三千万元再投回股市。
 
陈济安坦承,在陈水扁主政八年期间,他在股市的获利不如预期。但采行上述「农夫精神与三要点」的投资心法,他尽管每年只押一、两档,至少会有三○%的年报酬率。
 
独钟科技,看好本梦比转为本益比潜力
投资股市迄今从未失败过的陈济安,曾经投资做LED照明的「东贝」,让他的年报酬率创下高达四.八倍惊人纪录。东贝在○八年底、金融海啸期间,股价一度跌破票面,○九年元月重新站回十元后,陈济安随即进场买进一千张东贝股票,直到○九年底才在五十八元的高点出清,获利四千八百万元!
 
从这档股票的选择,也见识到他对产业趋势的洞察力。「一般人看到跌破票面都会缩手,但两年前我就觉得LED是产业趋势,因为面板的背光开始从CCFL(冷阴极管)转到LED,不仅会降低耗电量,也可以延长产品的寿命,照明必然走这条路啊,所以LED稳赚的!再加上我判断东贝隔年产能会再拉升,所以重回票面后就赶快去捡啊!果然很准吧!」陈济安得意地说。
 
到底陈济安是如何做功课,才能这么神?道理很简单,如同农夫一样,只要抓住节气与气候变化,并在变化出现时再观盘就好。
 
所以,不用每天在盘中看盘,顶多每日收盘后上网看看收盘结果就好。而他真正做功课、选股的时机,是在每年第四季的「冬藏」时节。
 
例如去年底,他详阅《今周刊》、《财讯》等杂志,并综合前三季的财报与全年观察,发现未来两个产业最夯,一个是触控、一个则是太阳能。但他认为,触控业的本益比已经太高,例如TPK宸鸿的本益比已达三十六倍,超过他设定的十倍甚多。
 
所以,陈济安锁定太阳能产业,但舍弃做电池模块组装、毛利率较低的下游业者,独钟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矽业者。循此模式,他挑选出绿能、中美晶与达能三家生产多晶矽的龙头企业。
 
尔后,进一步审视各家在产业中的定位,发现绿能是国内多晶矽产业的主导厂商,具有设备、产能上的相对优势,而且本益比也才十倍左右。于是在去年第四季,陈济安进场买进六百张绿能股票,持股成本约八十四元。陈济安看好太阳能产业的明、后年走势,不排除在除权息前先跑一趟,明年再继续重押绿能。
 
在股市中累积三亿元身家的陈济安,在朋友眼中已是「股神」等级,他也曾经把这套「农夫精神操作法」的长线投资法教给朋友,但许多人就是抱不住股票.
 
来源:台湾《今周刊》7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