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法与出世法本是一体


       ★    经常会有人在困扰现实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且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就想修行去极乐世界而不用再受这些问题的困扰-----他们把佛法当成了逃避现实的工具。可是是否想过,越是想脱离遇到的问题,越难以修行圆满。因为这根本就是在逃避,而逃避就是说,有业债而不想还债,那就不能肯定,你念佛一定能到极乐世界,很有可能这个业障会成为你往生的障碍。

一些朋友在遇到问题时,无论是情感的或者工作上还是人际关系方面,当他们需要去面对这一切时,却想到放弃,或者以念经去消除遇到的问题。可是他们根本没有想过,修行的核心不是用念经去消除,而是用心去解决,去面对现实,而不是选择去逃避现实。虽然佛经中部分经文可以帮助消除过去生的业障,但更多还是需要亲自去解决,这样才能修行圆满。若通过佛经去消除过去生的业障,而自己没有醒悟,没有认识到自己过去生所做的错事,那么即使业障消除,还是会再重复自己过去所犯下的错误,不转心念,根不能除掉,如韭菜割了又会长出来。

 世间遇到的各种违缘与障碍,各种矛盾纠纷,重大事故与疾病,都是已经因缘和合成熟的果报。对这些事情,一要坦然接受,逆来顺受,那都是为你增加福报消除业障的途径,忍辱就是增福消业的重要途径;二要不能逃避,而要尽力化解,争取一个圆满的解决。如何解决呢?世间事,急的多用世间法,偏重于用世间法解决,佛法化解为根本的、长远之计,比方你切菜割伤了手指,你是去买块创可贴贴上,还是准备靠念佛来止血呢?对于长期的问题,特别慢性病痛,运气差等等,则应以佛法修行化解为主,世间法为辅,或者佛法修行与世间法并重来化解,多方面来解决问题。世间法与出世法,本是一体,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来运用的。从根本上来讲,并没有世间法与世出法的区别,世间法只是一个方便法,出世法为究竟法 。 

 初学佛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打坐、念佛、诵经、持咒的功课,每天坚持做,这样就是修行了。不知道这只是修行的助缘,是修行的功课内容或说途径之一。真正的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为,特别是心理行为,把自己不善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善良;把自己心胸狭獈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把自己自私贪小便宜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大方,乐于助人;把自己易发脾气的一面改过来,变得内心柔软;把自己残忍杀生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慈悯生命;把自己好色好淫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正行无染;把自己好酒的习惯改过来,变得精神清明;把自己贪爱的习惯改过来,变得乐善好施……,这样去做,才是正修行,是真正的修行。 

 以前愚昧,逆境现前会怨天尤人,现在能深明因果,了知是宿业感现,能随缘消业,不起怨恨;以前处处为自己着想,现在深明无我,远离贪着,于世间财富名利,不生追求想;面对自己往时的恶业心行,能生起忏悔心;面对世间的苦空无我,能生起出离心;面对世间的苦难,能生起慈悯心;面对解脱,能生起精进心;面对愚痴心行,能生起求智慧心;面对诸佛菩萨功德,能生起随喜赞叹心;面对众生的痛苦,能生起济度心,……能如此去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真正的修行。能如此去做,才会自然的得到诸佛赞叹,龙天护持。

 

 修行不是像背诵课本一样单纯的去念经做功课,而应该从功课中获得智慧,并与自己现实中所面对的一切结合着去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不能把修行做功课本身,当成为一种目的,若想通过修行功课去达到某种所谓的境界,越修则越远离。修行是身心并重,并以修心为依归的。很多人是为了做功课而做功课,但功课的目的不是做功课,而是转变我们的身口意,转化我们的业障。打比方的说,人需要钱,所以才去工作,才去做生意,但赚钱本身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个途径,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与其它需求而去赚钱。如果单纯是为了赚钱而去工作去做生意,以赚钱为全部的首要,成为一种目的,那么很难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这也是众多人在工作的阶段为何处于不同阶层,拿到的薪水也有高低之分的主要因素之一。修行功课就象赚钱一样,它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方法或途径,是为了改变自己的身口意,功课不是第一位,修自己的心,这才是第一位的。功课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形式,来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这才是第一位。方法有了,收心还得要自己来收,再好的方法,如果不能在功课过程中转化自己的身口意,那也是无用的。

所以,修行的首要,或说修行的根本,应是修心,心净了,那么才有可能更好的修行,甚至修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