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韩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前景


 
      
    朝鲜与韩国关系的发展多年来一直充满波折,经过6轮总理级谈判,直到1992年才签订《相互和解、互不侵犯、交流和合作协议》,随后又发表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并成立了在各个领域实施协议的委员会,结束了南北双方长达47年的敌视状态。
    然而,几十年军事上的对峙和互不信任使双方刚刚建立起来的对话关系非常脆弱,一有风吹草动便导致停止对话,使民族统一进程陷入僵局。
    一直到1994年10月,朝美签署了有关核问题的日内瓦协议,1995年6月就实施该协议发表了联合声明之后,南北双边关系才又有了新的发展。近几年来南北关系虽有所松动,但仍处于不稳定、不明朗的状态。核框架协议虽出现突破,但落实起来困难还不少。
 
    一、朝鲜南北关系的特点
 
    1.民间交流加强
    1995年8月南北双方人员走向北京共同参加关于朝鲜半岛和平统一问题学术讨论会,双方虽对统一的方式问题分歧较大,但对南北关系应该也可以改善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
    韩国已有一些企业开始派员到朝鲜参观考察,特别是在朝鲜北部的自由贸易区已有不少韩国商人的足迹,他们已开始着手向这里投资建厂。
    2.双边贸易增多
    1990年韩朝贸易额为1 300万美元,1994年增加到2.52亿美元,创1988年双边贸易开始以来的最高记录,其中韩国进口2.27亿美元,出口0.25亿美元。
    1995年韩朝贸易额按着批准金额计算为3.1亿美元,按通关级准计算为2.8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48%。这是自1988年朝鲜南北方进行贸易以来贸易额首次突破3亿美元。从1994年起韩国已成为朝鲜第三大贸易伙伴。
    朝鲜南北贸易中委托加工贸易增长较快,1995年比上年增长60%,贸易品种也增加了63个,达到206个,参加贸易的企业比1994年增加了53家,达到了213家。其中包括,LG公司在朝鲜组装电视机,大宇公司把纺织品运往朝鲜加工成成衣。现在朝鲜南北贸易仍以间接贸易为主,1995年直接贸易仅占8.7%,比1994年略有增加。
    1996年韩朝贸易又有新的发展,前4个月的双边贸易额就已达1.2亿美元。
    3.合资企业开始起步
    1996年8月19日,韩国大宇集团在朝鲜南浦市建立的第一家韩朝合资企业开始运转,大宇集团和朝鲜国营的三千里总公司各投资512万美元,董事会各有3名人员参加,主席由朝鲜人担任。该企业主要生产衬衣、夹克衫和箱包等产品,年产衬衣310万件、夹克衫60万件和箱包30万个。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与泰昌饮料集团也已获得批准,在罗津、清津地区分别建立一个电信中心和一个矿泉水公司,投资额都将超过500万美元。此外,大宇公司还获准在朝鲜生产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和微波炉。
    4.新型合作形式出现
    朝鲜向韩商首次提供转运服务。当时的韩宝钢铁公司曾与朝鲜达成协议,在1996年10月之前,把4批钢材运抵朝鲜罗津港,然后再用火车运往中国东北地区。韩国公司使用朝鲜港口运货使双方受益。资金短缺的朝鲜通过收取港口费可获取硬通货,而韩国公司可以节省大量费用和时间。因此,韩宝公司当时曾决定每月向中国东北地区出口2万多吨钢材。
 
    二、朝鲜南北关系的发展前景
 
    1.从国际环境看韩朝关系的发展前景
    区域合作的迅猛发展,必将带动韩朝经贸合作。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为国际间合作中极有影响的方式。它通过一定区域范围内国家间的联合行动促进经济的高度融合,从而提高自身在国际舞台的地位。这种方式对未来的世界格局有着深刻影响,也对未来的国际合作具有重大作用。在这一趋势的作用下,东北亚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度将明显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将明显加快。
    韩朝两国同处东北亚的中心,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也必将带动韩朝经贸合作。
    2.从双方的态度看韩朝关系的发展前景
    韩国为了使自己,乃至整个民族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在不断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积极谋求民族统一,并推出世界化战略。出于这一动因,韩国对发展两国关系态度积极。
    金泳三上台后多次阐述其“和解合作、南北联合、统一国家”的3阶段渐进式和平统一构想。韩国在促进统一方面采取的做法是:
    1)和平攻势
    大米外交就是和平攻势的典型代表。朝鲜因灾荒后粮食短缺,于1995年5月请求日本援助。韩国政府抓住这个机会一方面请日本缓行,另一方面公开表示不附加任何条件向朝鲜提供粮食援助。南北朝鲜代表就此进行接触后,达成了无偿提供15万吨大米的协议。
    2)经贸领先
    以前韩国企业为了与朝鲜企业接触,冒着受处罚的危险,先是暗中接触建立联系,然后促使政府默许,并逐渐放宽对经济交流的限制。 目前,为了加速南北关系的发展,韩国采取鼓励企业与北方进行经济交流的政策,并宣布不以官方对话作为经济交流的先决条件。由于政府的支持,韩国的企业界掀起了与朝鲜合作的热朝,纷纷提出对朝鲜的投资计划。
    朝鲜由于维持旧的经济体制,加上资金缺乏,生产设备陈旧,劳动生产率很低,经济形势未见好转。1995年夏天朝鲜又发生了破坏性极大的水灾,使约50万朝鲜人食品短缺,甚至忍饥挨饿。
    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中,朝鲜首次向国际社会求助,公布受灾情况,接受日本和韩国的大米援助,允许联合国有关专家到国内评估灾情。这些举措反映出其对外政策已出现某些变化。
    朝鲜现在虽然不主张与韩国进行政府级合作,却默许民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无论从国际形势还是从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朝鲜与包括韩国在内的各国和地区进行合作势在必行。1996年9月联合国在罗津举办了投资研讨会,朝鲜做出姿态欢迎韩国公司到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投资。
    3.从双方经济要素的互补性看朝鲜南北关系的发展前景
    韩朝两国不仅是同一民族的国家,具有同一语言和文化,而且两国在经济要素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韩国拥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产业技术、技能水平在世界上已占有一席之地。
    朝鲜最大的特点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且纪律性强。资源较丰富,主要有金、铁、铜、煤、钨、铅、锌、石墨、云母、镁等。地皮也比较便宜,并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大市场。
    综上所述,韩朝关系的发展虽然还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有利的国际环境、良好的共同愿望和互补的经济要素一定会使双边关系在不远的将来出现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