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当兵,混口饭吃?


独生子女当兵,混口饭吃?

文/孙玉良

    去年征兵,我村报名的三人,皆是独生子女。“子女”实际上指的是“子”,三个男孩儿。

    现在想当兵,里面也深含了“潜规则”。哪有样样合格的,挑出点刺就是个大毛病,于是你就得“通融”、“勾通”,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花费数千至数万不等。尤其赶上好兵种,那里面的“竞争”很残酷,拼爹厉害着呢。

    当兵为什么?一曰有考军校的机会;二曰有转士官的机会;三曰有转业回家安置工作的机会;四曰孩子调皮,在部队锻炼几年,交结几个战友,形成关系网的机会,如此等等。至于口号中所说的“保家卫国”,那是“虚无飘渺”的事;至于“公民应尽的义务”,不是强迫绝对没人愿意主动去尽。

    为了完成征兵指标,显示适龄青年“踊跃”当兵的大好局面,每个村,每个单位都要分配指标,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真的去当兵,你都得“滥竽充数”接受检查,接受检查的人,纯粹是汇报材料上的数字,是电视台录像的“群众演员”,完不成任务的单位负责人,要受到上级的严厉批评,说你宣传不到位,组织不得力,严重的还得受相关处分。

    不过这三个适龄青年,因为皆是独生子女,家里又穷,所以对当不当兵,并不是很热情。父母的态度是,选上了就去当,权当个摔打锻炼的机会;选不上,也不会去送礼,正好陪父母在家好好干活。去那么远的地方,还真有些舍不得呢!这样的态度,我预测肯定是选不上的,人家在那里拼爹花钱竞争,你一毛不拔,不等于退出竞争吗?最后的结果,果不其然,全部落选,喜洋洋回家了事。

    中国马上就要有航空母舰了,“瓦良格号”,有人说中国自此进入“军事大国”行列。对此我有些灰心,清朝时中日甲午海战时,李鸿章的海军那也是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实力强于日本,但事实上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原因是什么?从上到下缺乏斗志。看电视剧《亮剑》没有,李云龙怎么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最重要的是“军魂”而不是武器。毛泽东是战无不胜的军事家,曾嘲笑原子弹都是“纸老虎”,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蒋介石八百万军队,后又打平美国、战胜前苏联、印度,使中国的脊梁从此挺了起来。中国的“东亚病夫”帽子,我认为是从毛泽东时代开始摘除的。

    我所担忧的是,中国的军队现在“军魂”正在丧失,如果当兵的,都为了“混碗饭吃”,都为了升官发财,如果贪污腐败之风刮到军队,上到军官下到士兵都有了“商人”的头脑,搞起了市场经济,如果“保家卫国”成了不得己而为之的事,如果一支保卫国家的军队变成了“逐利”部队,那么这支军队就谈不上强大,谈不上英勇,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必会面临失败的命运。我们以前拍的电影,国民党军队在上阵前,都给士兵们发“现大洋”若干,用以鼓励士气,然后当官的手枪一挥:“他妈的,给我上”,最后的结果常常失败,因为他们是“为钱而战”,是“给我上”,而不是象解放军“为新中国而战”,为解放我们自己而战。动机不同,胜败立现。

    也许我的思想比较悲观,比较落后,但我以为中国的现实正遭遇这种无奈。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中国的将来,必会遇到兵源不足问题,孙玉良大胆做个预测,未来的中国,也许会实行“雇佣兵”制度。这并不是中国人少造成的兵源不足,而是市场经济发展形成的心态使然。不信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