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前世今生


当一件件事情非得要一个国家的总理来强调和警醒时,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一个国家的道德尊严,世界形象会大打折扣!没有自觉的稳定的道德约束的民族,是可怕而非理智的,也是不文明的,是潜藏着巨大危机的。
 
温家宝总理在与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强调,要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他指出,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总理同时也应该惭愧的告知国民,我们在一味追求GDP的经济的成就的同时,我们失去了更为珍贵的民族品质!民族信心!和起码的公民的道德水准!
 
这一段话,与全国“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对开发商的大声喊话:“你们的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遥相呼应。国家高层领导抛出的两颗道德震撼弹,在人们的耳边炸想,旨在全社会掀起对于道德的深刻反思。可不幸的是,我们的道德建设体系是何其的脆弱,一旦被发现,已经是病得很重!为何有那么多的不道德事件屡屡发生?是谁的错?为何不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所谓的高官智囊团,都是道德骗子吗?他们为何没有智慧和勇气,提出预防的良策?道德只是大国总理一个人的事情吗?
 
试想一下,当前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大概有三大道德事件:一是房价高涨难以抑制;二是食品安全问题摧残着肉体与神经;三是不择手段地办化工企业、搞高污行业,污染了环境,损害了身心,侵蚀了生存的空间。三大道德事件透视出,如果任由道德血液流失、道德大坝滑坡蔓延开来,会面临着道德沦丧的危险,国家和民族将引发一场新的危机。衣食住行的诸多领域都弥漫着不道德的细菌,民生,民死,谁在关心谁?贪婪、腐败、罪恶无时不刻浸淫着这片土地!这是谁之错?一个头脑里再没有旁人和朋友,只有利益和茫然的人组织的社会是何等的可怕,可悲!一个不再关心子孙后代幸福,不关心环境和社会的民族是何其的可耻!
 
其实中国原本是不缺少道德的,道德的传统几千年来一度根深蒂固。该拷问的是谁的责任,让道德的血液变得如此贫瘠?也许中国古代的狗都比现在的一些人高尚和有尊严!
 
中国的道德从上古发展而来,传说中尧、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韩非子·五蠹》有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荀子《劝学》篇有言:“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孔子整理的《六经》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孔子发展的学说被称为儒家学说,成为中国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鲁迅小说中写到的“仁义道德”一说,可谓是高度的概括。老祖宗的道德传统为何会有如此的不被今人所继承和发扬,而是弃之如敝履呢?与当权者的所做所为不无关系!上梁不正下梁歪。
 
那么中国的道德传统又曾经经历了怎样的命运呢?
 
当中国遭遇了落后与挨打,中国的先知先觉者们从国门之外去寻找挽救民族危亡、缔造国家富强的道理,于是西方的理念、西方的文化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中国,张扬了人们的个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最终促成了中国的新生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激发功不可没。可是与此同时,中华的文化传统却似乎过多地舍弃了,道德的传统同样难逃此劫。想当年“封建道德”被大肆地围剿批评,陷于彻底砸烂的境地,道德的传统因此不加区分地受到了伤害,遭到了挫折。时至今日,人们仍然留下了慎言传统道德的阴影,害怕被扣上一顶“道德卫士”的帽子。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糟粕变成黄金,黄金变为糟粕,全在于当权者的德性。贼喊捉贼的历史游戏不断的在上演,轮回不休!成王败寇的逻辑,就是道德逻辑。当警察在质问流氓的道德的时候,流氓们会反问你警察的道德在哪里?清者自清,道德的血液,留在谁的血管里,都是相对的!不道德的血液总有污染的源头!何况人生下来,本不该有那么多非道德的基因!都是在这片土地里长出来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文明的升华内含着文化传统的延续。传统文化是不能被漠视、被铲除的,否则就会失去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根,而一个随波逐流、漂泊无依的民族是不会有前途的。幸而现今文化传统有了重新升温的迹象,这从大学生穿汉服的诸多事例和广开孔子学院中可以得到验证。当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现代文明,在新的时代找到了新的最佳的契合点,才能更加清晰地看得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一个目光高远的当政当局,从子孙后代的角度,做了些什么推动道德血液清纯高贵的事情来!不去耕耘,哪来收获?光喊道德的河流何其脏,有什么用处?除了反映了自己的无能为力的羞愧,还能说明什么?正本清源的事情都不去做,还能有什么出息?寂静的民间河流里,往往流着智慧的清泉。叫喊换不回道德河流的清澈!
 
与之相伴随,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道德:道德的传统有其深刻的内涵,里边仍然有许多有用的东西,不应该不加选择地随意抛弃,更不应该轻易地全盘否定。道德的传统有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与当今社会观念融合锻造的过程。我们不需要禁锢人们的思想、束缚人们的手脚的腐朽道德,我们需要在张扬人们个性的同时,兼容社会的共性,正所谓“与人为善”、“厚以责己,薄以责人”,要考虑并顾及自身之外其他社会人的合理合法的权益。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上述的三大道德事件也将会迎刃而解了。在孔子的思想里治理国家要“以德以法”,法律的制约与道德的自律,恰是构成了促进社会和谐的两个重要方面。法律的制约在哪里?国家的威严在哪里?没有风险的道德冒险,还在拷打着谁的权威?自律的民族需要自律的榜样!道德风坏坏的吹,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腐朽的东西多了,腐败的味道太浓了,道德的河水何以清澈?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谁也别自作清高!大言不惭,大论不愧,情何以堪?
 

道德的前世今生,竟有怎样的遭遇?谁能告诉我,真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