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时我们最该做的:强化产业安全研究


物价上涨时我们最该做的:强化产业安全研究
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的第二条,就是物价稳定问题,强调说:“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全面部署,从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应对国际国内物价上涨压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
对物价问题采取这样的处理方式与处理态度,实在令人担忧。
我们担心这样不抓本质的处理物价问题,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即不但不能解决现在的上涨问题,还不能防止下一轮通胀的到来,令我们的物价经常处于不可控的风雨飘摇之中。
谁也不能否认,本轮物价整体上涨的主要原因,不是眼前因素、临时问题、内部因素导致的,即不是国内某些行业、某些机构的炒作造成的,当然,也可能会有某些人会趁机有些小动作,但那肯定不是主因,主因是国际大宗商品,如原油涨价导致的,属于系统性、输入性通胀。这类通胀绝对不可能依靠强制的、临时的、内部的、行政手段解决,这种做法等于外人生病家人吃药。
输入性通胀,只能靠防御,不可能靠堵截,既然防御没有做好,已经发作了,就没必要做在内部做过多无效的挣扎,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警醒起来,严查和消除产业不安全因素,防止发生输入性通胀的频繁发作。
对内部控制,不让食品涨价,那也只能是把工资和企业利润降低,其结果,与拿了工资买到贵东西是异曲同工,没有本质区别。
如果你和别人达成协议,你家的自来水管道可以由别人来供水,水价随行就市,恰好你又真诚,没有防备人家暗算你,结果导致你家的水已经40% 需要依靠别人供应了,过了一段时间,你已经习惯别人供水了,自己已经没有能力那40%了,没有人家供应,你家40% 的人都活不了了,这时候,人家要涨价,你有什么辙?没有,人家涨价了,我们喝水的人出去干活的工钱就要涨价,工钱涨价,生产出来的东西就要涨价,于是乎就什么都涨价了,现在非要控制你家人不让他们涨工资,不让他们制造的产品涨价,有什么意义?那不是人家做贼自己挨打吗?
明智的做法是赶紧看看我们还有什么被人家控制了,别让另外一种东西也被人控制了,比如玉米、小麦、大米、燃气、电力等等,对于已经被控制的钢材、原油、想想有什么办法改善和补救,这才是明智的,至于管也管不住的物价,就别浪费太多无效的心思了。
提高效率、搞活流通、加强监管这些长期的功夫,远水解不了近渴,实在是没有太大意义,这些基本功是与我们民族的素质有关的,与文化有关的,与大政方针有关的,怎么可能在短期内迅速改善?尤其是提高效率,必须从文化和制度两方面着手,必须让大众都成为明白人,在我们全社会还把节能减排当成能源指标,而非管理指标的时候,在我们一提节能减排就是设备升级的时候,我们的效率是不可能有本质提高的,因为,这就说明了我们的国民还没明白该如何提高效率,不明白,怎么可能作好呢?所以,提高效率不是一时之功,依靠提高效率解决现在的物价问题,更是指望不上的。
如果我们不想改变大开放政策,决意继续参加国际大循环,那面对已经发生的物价上涨,我们唯一的正确的做法是,擦亮眼睛、看透本质、排查危害,即加强国家产业安全研究,找出当下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通过调整产业和需求结构,改善进口依赖,让进口变得无足轻重,我们的产业就逐步安全了,物价就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