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俗简单的真理洞悉中国特色经济
从中国人性分析中国楼市与中国股市真相
[邹涛投资法投资理财实战研究系列作品]
【独家原创】邹涛:成为千万富翁从投资理财开始
文/邹涛(邹涛私募基金管理人\“我在休息,钱在工作”邹涛投资法创始人)
【核心提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许面对现实,要成为王侯将相确实是很难的。但,对于成为千万富翁,却完全取决于你是否有正确的理念,是否能从一开始就坚持投资理财,任何一个普通草根都可以有机会,从没有“种”乎。一个25岁的普通上班族,如果依照学会并且坚持投资理财到65岁退休时,已经成为亿万富翁了。
根据4月12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1胡润财富报告》调查分析,截至2010年底,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千万富豪人数已达96万人,相比去年增长9.7%。北京有17万个千万富豪,排名第一;广东有15.7个千万富豪,排名第二;上海有13.2万个千万富豪,排名第三。在中国这96万个千万富翁中,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企业主、“炒房者”、“职业股民”和“金领”。其中55%为企业主、20%为“炒房者”、15%为“职业股民”和10%的“金领”。对此,邹涛投资法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的是,为什么这4类人会成为富翁呢?到底富人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呢?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如此巨大的财富?造成今日中国穷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如果细细分析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普通百姓成为千万富翁的原理非常简单:那就是你的投资理财的能力。
在中国,大部分老百姓是比较老实的,由于传统文化理念,很多老百姓习惯了朝九晚五靠一份工资过活,他们习惯了那种“等工资”的生活。由于工作的缘故,邹涛投资法见过很多年轻人,到了30岁了,还是那种“月光族”,每个月工资一到手就花光,到要成家立业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这种做法的结局一定是先甜后苦。真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担心:这类人可能要变成永远的穷人了。事实上,民众投资理财知识的差距悬殊,是真正造成穷富差距的主要原因。那么,投资理财致富需要具备那些条件呢?有什么秘诀呢?邹涛投资法认为,对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和权力、也没有一个“有钱的老爸”的普通人来说,只要能掌握并做到3个基本“秘诀”,你也就离成为“千万富翁”不远了。这3个基本“秘诀”就是:
1、前期固定的储蓄;
2、坚持学习投资理财追求稳定报酬;
3、学会耐心长期的等待。
一、一个创造千万、亿万富翁的神奇公式:
如果你是一个现在才25岁刚大学毕业出来工作的年轻人,邹涛投资法建议你从现在开始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每个月存1200块钱总可以做到吧?),如此持续40年直到你65岁;如果你每年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报酬率(根据我自己13年来的切身实战感受,依照《邹涛投资法》买跌做空的核心理念,至少平均下来每年都可以稳定获得30%以上的股市投资收益回报),那么40年后,你能想到自己积累了多少财富吗?一般人所猜的金额,多以为在200万元至800万元之间,顶多猜到1000万元。
然而,邹涛投资法要告诉你正确的答案却是:1.0281亿,这是一个令众人惊讶的数字。这个数据是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之,计算公式如下:1.4万(1+20%)40=1.0281亿。这个神奇的公式说明,一个25岁的上班族,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时,就能成为亿万富翁了。投资理财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理念,理念正确就一定会赢,每一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
二、投资理财的真谛是用省下来的钱去投资。光省钱不是办法
台湾有句俗语叫:“人两脚,钱四脚”,意思是钱有4只脚,钱追钱,比人追钱快多了。和信企业集团是台湾排名前5位的大集团,由和信企业集团会长辜振甫和台湾信托董事长辜濂松领军。外界总想知道这叔侄俩究竟谁比较有钱,有钱与否其实与个性有很大关系。辜振甫属于慢郎中型,而辜濂松属于急惊风型。辜振甫的长子—台湾人寿总经理辜启允非常了解他们,他说:“钱放进辜振甫的口袋就出不来了,但是放在辜濂松的口袋就会不见了。”因为辜振甫赚的钱都存到银行,而辜濂松赚到的钱都拿出来投资。而结果是:虽然两个年龄相差17岁,但是侄子辜濂松的资产却遥遥领先于其叔辜振甫。因此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又省了多少钱,而是你如何用赚的和省下来的钱去生钱,去做投资理财。致富关键在如何投资理财,并非简单的节流。
三、永远不要存钱到银行,邹涛投资法建议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存在银行的钱保持在两个月的生活所需就足够了。
邹涛投资法请你务必记住这一点:银行唯一的作用是用来借钱给我们投资赚钱的,或者临时免费保管一下资金的。在很多《邹涛投资法投资理财实战研究系列》作品中,邹涛投资法一直强调,把钱存银行的人是很傻的行为(刚开始储蓄除外)。在中国,储蓄仍是大部分人传统的理财方式。表面上看,钱存在银行短期是最安全,但长期却是最危险的理财方式。银行存款何错之有?其错在于利率(投资报酬率)太低,不适于作为长期投资工具。同样假设一个人每年存1.4万元;而他将这些钱全部存入银行,享受平均5%的利率,40年后他可以积累1.4万元(1+5%)40=169万元。与投资报酬率为20%的项目相比,两者收益竟相差70多倍。更何况,货币价值还有一个隐形杀手——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5%之下,将钱存在名义利率约为5%的银行,那么实质报酬等于零。因此,一个家庭存在银行的金额,保持在两个月的生活费用就足够了。
那么,具体到我们每个个体,究竟怎么做呢?邹涛投资法多年的实战感悟经验建议是:
第一种情况:资金不多的(1万-100万)。可以将资金分2份,一份5%用于放在银行作为生活费用及应急资金;其他资金选好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后分批入市,长期定投(不要像个傻子一样傻乎乎的去买什么公墓基金,基金公司的本质也是拿你的钱去股市玩,赚了分你一点,亏了是你的)。每年越跌越买,坚持长期持有,回报是非常可观的。真正懂股市投资的人应该明白:打开任何一家现在还在上市10年以上的公司股票,其复权价格都在5倍以上,有的10倍甚至100倍以上。也就是说至少每年都有50%的投资回报。股票最大的优势是门槛低,几千块也可以投,最重要的核心优势是股票可以做空,买跌降低成本,而且没有其他附加成本,不像投资房产一样如果你要利用银行杠杆的话还需要月供,碰上房价调整就很难出手,积压资金。
第二种情况:资金较多的(100万-1000万)。邹涛投资法建议你的投资理财组合为“两大一小”。即:可以将财产分为3份,一份5%放在银行作为生活费用及应急资金;一份50%投资股票;还有一份50%投资房地产,比如买一套容易出租的商品房或者商铺。
第三种情况:资金在1000万以上的。邹涛投资法建议你在做资产配售时就要更上一个层次,可以考虑做PE,或者投资艺术品等。
四、投资理财的最高境界正是“举债投资”。
写到这里,也许大家会终于明白,投资理财从来就不是是富人、也不是高收入家庭的专利;也不是要先有足够的钱,才能有资格谈投资理财。就邹涛投资法本人来说,10几年前一无所有两手空空的来到深圳,如果不是因为长期坚持在股市投资理财,不断总结在股市投资的经验教训,1999年就已经用自己投资理财的收益买了第一套房子第一部车。如果不研究投资理财,只怕今天我还在为那几千一万块工资起早贪黑打工受气疲于奔命呢,还何谈换房换车。即使走到今天,邹涛投资法每年的总收入中投资收益比重已经占到90%了,对于那点工资收入有没有都已经无所谓了。
邹涛投资法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影响未来财富的关键因素,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而不是资金的多寡。以那个神奇的公式所讲述的方法为例,若你已经拥有36万元,则你可以减少奋斗10年,若你已有261万元,则可以减少奋斗20年,而只需20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如果你要想有更多的本钱,不妨去借。事实上,君不见那些大型国企还要银行几亿几十亿的授信呢。投资理财的最高境界也正是“举债投资”。而银行的功能,则是提供给不善理财者一个存钱的地方,好让善于理财者利用这些钱去投资赚钱。
最后,邹涛投资法请你务必记住这一点:银行唯一的作用是用来借钱给我们投资赚钱的,或者临时免费为我们保管一下资金的。这样即使是你在呼呼大睡,你的钱还在为你长期“辛苦地没日没夜地工作着”生钱呵呵。
良师益友交流13902957568(短信)邹涛投资法投资理财在线直播http://t.sina.com.cn/zoutao 邹涛私人信箱 [email protected] 圈子决定一生财富,《邹涛百万元投资理财俱乐部》小圈子平台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30d740100n7zy.html
附:目前中国的4类千万富翁:
4月12日,胡润研究院和群邑智库联合发布《群邑智库?2011胡润财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三年发布此报告,旨在分析目前中国富裕人士数量及地域分布情况。《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底,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千万富豪人数已达96万人,相比去年增长9.7%。北京有17万个千万富豪,排名第一;广东有15.7个千万富豪,排名第二;上海有13.2万个千万富豪,排名第三。
当前中国千万富豪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企业主、“炒房者”、“职业股民”和“金领”。其中55%为企业主、20%为“炒房者”、15%为“职业股民”和10%的“金领”。
第一类是企业主,即企业的拥有者。这部分人群占所有千万富豪的55%,大约有53万人。企业占其所有资产的65%。他们拥有200万以上的自住房产,30万的汽车,以及120万以上的可投资资产(包括现金、股票和其他投资)。
第二类是“炒房者”。累积一定资金后,他们开始进行各种类型的投资,主要投资房地产。拥有的数套房产,在过去几年内升值很快。这部分人群占20%,大约有20万人。投资性房产占其所有资产的60%。他们拥有250万以上的自住房产,30万的汽车,另外还有一点点艺术品收藏。这些人的平均年龄比其他千万富豪高一点,为45岁。基本从十年前就开始炒房。
第三类是“职业股民”。他们拥有一定资金后,投资股票,并且获得相当高的收益。这部分人群占15%,大约有15万人。股票投资占其所有资产的60%。他们拥有300万以上的自住房产,和50万的汽车。平均从2004年开始炒股。
第四类是“金领”。“金领”包括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高层人士,他们拥有高额年薪、公司分红等来保证稳定的高收入。这部分人群占10%,大约有10万人。他们拥有500万以上的自住房产,和50万的汽车,可投资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