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高蹈之履痕 坚实行走的伴唱
——我读孟建国诗集《黄楼吟》
陈忠实
这个独立品相的孟建国,我在六七年前就领略到了,是在赏读他的第二部诗集《风雨尘声》时形成的。这是确凿的事,在于此前我和他几乎没有私交,只是在公务活动中认识又有几次碰面,匆匆间只留着浮表的印象。及至读过《风雨尘声》,一个独立禀赋独立个性的人便呈现在我的眼前。六七年后,我面对孟建国即将付梓的新作诗稿《黄楼吟》的时候,很自然地想到,几经变换工作岗位,及至进入省政府核心部门的孟建国,视野无疑更加开阔了,工作无疑更是千头万绪般的繁杂,能够依旧持续着那种诗性的纯情和激情,我竟发生一种看似无端却也有缘的欣慰,洋溢着诗性情怀的孟建国,才是完整而又丰富的孟建国,也就是我阅读《风雨尘声》印象里一路走来一路吟诵着的孟建国。
触景生情是人类所有不同种族的人共同的感受,多情善感的诗人尤其如此。景自然多指气象万千的自然风物山水奇观,也包括人生情状生活际遇社会万象。单就自然景观而言,面对同一时令里的同一物象(景物),不同的人所发出的情怀情感却差异迥然,甚至相去甚远,显示出的不仅是喜好和兴趣的个性差异,更在襟怀、理想和人生志向的差别,诗人的个性化标征就跃然纸上。即如同一位诗人,不同时段观览同一景物,却生发出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可见其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的不同心境,更可看出其深化了的思想和跃升起来的精神境界。这是我从《黄楼吟》的首篇长诗《华山秋》里感知得到的。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登临华山,留下各具风彩的不朽诗篇,而孟建国在一个秋日登临华山之后,竟然一气呵成近百句五言诗,可谓倾情畅怀,可谓放胆言志,自然见性见情。仅举其中尤见性情的诗句共赏:“岁月催人老,虚名误人深。”无论官场,无论文坛,抑或社会各个场合,都难以避躲名和利的诱惑,实至名归和应获之利自不必说,麻烦恰在一个虚字上,不仅误人太深,也造成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丑事。身在官场的孟建国,能有如此清醒的理性,就令我这个长过他许多年岁的人又一次肃然而生敬意了。
“尘海苍茫茫,何处辨浊清?正气未充盈,清流怎洁身?尘嚣滚滚来,江湖水难清。”这些发问的诗句,显然是直指生活世象里的丑恶所造成的混浊,不仅可以看到诗人面对甚嚣尘上的浊流的清醒,更可感知到严词诘问里的正义之声,确凿传达出一种凛然正气。面对这种纷繁且多有混浊的生活世象,诗人不单诘问,而且袒胸亮怀:“胸中存静气,怀抱有清风。谈笑看山水,静心出围城。”这无疑是简洁直白毫不含糊的人生取向。在此,我想强调一点,孟建国胸怀里的“静气”和“清风”,不是通常意义上业已多见的“淡泊”或“无争”,这些词儿多少包含有洁身自好却也有淡出生活无所作为的某些消极情绪;面对生活世象里的纷繁和混浊,孟建国不是淡泊以至淡出,而是卓立其中的凛然和决绝,标示着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官员兼诗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操守。《尚书·尧典》有言:“诗言志。”这篇因登临华山而触景生情喷涌而出的激情诗章里,托情而言的人生志向人生追求人格坚守,坦荡而又自如,大约只有在峻峭挺拔的华山上获得寄托才是合情又合理的。
孟建国的这种人生志向、情怀和道德,在许多诗篇里都有抒写,佳句迭出。借托一只掠过天空的无名小鸟,顿生出“虽然没有痕迹,飞翔就是充实。”看似平实无奇的诗句,却蕴藏着一种人生可资信赖的生活哲理,“飞翔就是充实”。鸟儿的飞翔可以类比为人类的劳动,富于开创意义的探索性劳动,可以获得人生的充实感,最普通的劳动同样能够获得人生的充实感,恰如哲人所说的“劳动着是幸福的”。幸福的基础首先是充实。这里对充实感的突出性强调和歌诵,正对应着诗人对虚名的鄙视(前文已涉及),一脉相承着作者努力做事不图虚名的人生姿态。还有一首不能不提及的七律《黄楼吟》,是孟建国进入省政府这个令人瞩目的大院之后,审视并确立的做事做人的务实姿态。这个大院里的一座富于历史意蕴的建筑——黄楼,是杨虎城、张学良策动的“西安事变”的遗址,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首七律《黄楼吟》里有这样两句直抒胸臆的难得的佳句:“任事唯恐辱使命,竭诚总耻问前程。”我读到此诗,之所以产生难得的佳句,就在“总耻”这两个字上。一个但凡接手大小事项都要认真做好“唯恐辱使命”的人,对于自身的发展前程,或者直白了说升迁挪移,却是“总耻问”及。谁都大略知道许久以来跑官要官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贿赂买官的丑闻时有暴露,某些人为着升官晋级闹得脸厚心黑。身在黄楼院里的孟建国,却怀着一颗羞怯之心,向来不问自己的“前程”。我便想到20多年前写过的短篇小说《害羞》,大致也是缘此而发生创作冲动。商品经济运动过程中的趋利追逐,把道德恪守的堤坝冲决摧毁,连其底线的羞耻之心也荡涤了。难得害羞。如果还有羞耻之心未泯,在跑官要官及至贿赂买官的关键一步即将跨出之时,完全可能收脚止步,不致滑向邪恶,坚守住做官做人的基本道德操守,也完善着行走在大千世界里的自尊和自信。孟建国的一贯的“总耻”,恰是颇可珍贵的又是健康健全的一种心理质地,那些在华山激情吟诵正气凛然的诗章,从这样质地的心怀发出是合理的,也是自然的。
上述较多的文字说到孟建国诗中所坦诚直抒的人生真谛,无疑使读者的我最为动心并发生敬重情感。其实,这部《黄楼吟》诗集里,展示着孟建国多姿多彩的生活,丰富的情感,多重的情趣,甚至不乏令我哑然生笑的恢谐幽默。许是工作的机遇,孟建国走遍中国,也走过不少国家,中国的和异国的文物古迹和名山大川,都能在一瞥间吟诵出或长或短的诗词来,其文学神经之敏感可见一斑。尤其令我感兴趣的是,行车途中匆忽一览的景致,或是走过异国街头的市井见闻,都能描绘出生动的别一番风景和风情。随意举一首《印度见闻》:“都市繁华牛横行,信步大街若闲庭……妻子负重纱丽卷,丈夫沽酒绅士风……”。牛可以在繁华闹市信步游走,当为世界奇闻异景,且不说妻子负重丈夫自在饮酒的风情。孟诗人描绘得栩栩如生,读者我也顿生情趣。再如诗人至埃及的卢索克帝王谷时,这个埋葬着古埃及62位帝王的谷地里的景象,大笔掠过,最末两句竟勾出一幅现实的生活图景:“游客如鲫接踵来,土人顽石也卖钱。”神圣的帝王陵墓区里,对当今的埃及老百姓而言,不过是一个难得的赚钱过日子的好地方,以至“土人顽石也卖钱。”这些生动的异国生活情趣的勾划,有如速写,信笔拈来,可见诗人的性情。还有《登里约耶稣山》,看到万众朝拜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北侧的耶稣山上的巨大的耶稣雕像,诗的末尾发出道破真谛的诤诤实话:“倘使不存良善愿,信耶信佛皆枉然。”我读到这末尾一句,竟忍俊不禁击掌称妙叫绝。关中民间有谚语:“嘴里念佛哩,心里活哩。”活这个乡村方言,多指谋划或下手干坏事。这是嘲讽那些把佛挂在嘴上当作招摇幌子,心里却想着干坏事的人;也泛指那些唱着高调说着漂亮话却常干不体面的丑事的那些言行不一的两面人。几大宗教的共通之点,就是教人向善。孟建国的诗句和民间广泛流传的谚语互为印证,可见民声和孟声审美判断之一致。我之所以忍不住击掌叫绝,自然也是一种心理应和。
一个从少年时期便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乡村少年,一路走来,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抱负以及道德;同时又是洋溢着诗性激情的诗人,从少年至当下,一路吟诵。我便猜想,诗歌既是他人生脚步的履痕,又是激发他新的步调的昂扬的进行曲,也是他不断完成精神剥离的催化剂,还应是陶冶性情完善道德的一渠清流。
但愿……更完全相信,诗性激情一如继往在你心中洋溢,成为坚实行走的脚步的伴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