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MV成“马屁神曲”是在拷问谁的品质!


前不久,一段名为《县委书记》的MV视频在网络热传,引来众多网民围观,不少网民多指制作人拍马屁,而且拍得太肉麻,讥讽为马屁神曲,一些网络媒体更是推波助澜,使得该MV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蹿红。近日,《县委书记》MV视频事件真相终于水落石出。MV视频制作人铁曙光表示,当时是带着一种心情去制作的,纯属个人感受,绝非有些媒体所说的别有用心,如果确实给李书记带来负面影响,我将特别不安。视频主角、张北县委书记李雪荣近日作出正面回应,称愿意从善良的愿望去理解,不做评论,平常心对待

尽管我不赞成为那个官员唱赞歌,但也不对那些冷嘲热讽者竖大拇指。我要说的是,面对这样的MV,大家太不淡定了。鉴于此种感受,笔者整合了部分网友的评论,并将自己的观点一并作以陈述。

其实,一个草根表述自己对党以及其领导人的褒扬之情,并不是什么很过分的事情。比如,我们曾经把毛主席比作太阳,把党比作母亲等等,不但不存在过分的地方,而且还会给人以激励,给整个社会发展以创造一个祥和的气氛。我们承认,这个MV里把县委书记也比作太阳,确实有点不太妥;但这仅仅只是不妥当而已,我们要理解的是毕竟只是普通老百姓的一种自然之情,你不能对他做过多的要求,哪怕这种感情的外露显得那样的不雅、不合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那种由心而发的真情。——笔者所在的地方,这几年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我觉得这和当地政府的努力分不开的;如果你要问我,你是否也想给政府唱首赞歌,我的回答是,赞歌可能我不会去唱,但是感激的心情我会溢于言表的。

官员也是需要鼓励的,这不仅仅是来自上级的鼓励,更多的应该是来自老百姓的鼓励。从这个意义上说,拍马之作也是一种鼓励,会更加激发这位县委书记为民办实事的决心和信心。一个地方县委书记是否足够勤政、廉洁,对当地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对此,谁都不能否定。如果这位县委书记确属好官,我们应该有容忍马屁之作的雅量。

 地方领导人功过自然由当地的老百姓来评价是最公平不过了;谁如果觉得MV歌词里说的那些事情有弄虚作假和言过其实的地方。完全可以去做一个真实的调查。可惜大多数的人们仅凭自己的想象,就全盘否定,未免有点他过于偏激了。歌词里那些形容词有马屁的地方,我们应该摒弃;但是歌词里那些描述事情的地方,我们应该考证以后再去评价。这才是公平的基础。据说,这位县委书记正月十五上街观灯,老百姓把他围得水泄不通,都过去跟他说话、握手。如果这是真的,就足以说明这位县委书记是位好书记。评判官员做得好不好,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老百姓。为这样的县委书记多说些好话,甚至是拍拍马屁,也未必就未尝不可。

《县委书记》MV遭“炮轰”,河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薛维俊表示,网民对《县委书记》MV的恶搞,反映了目前社会上较为普遍的“集体性逆反”心理,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党员干部”,出现一个好干部反而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异类,这种心理应引起重视并适当疏导。也有不少网友发表不一样的声音:48日,网友“白洋淀的芦苇”撰文《不妨给“歌颂县委书记”多一点宽容》。49日,蔡方华在《中国青年报》撰文认为,“李雪荣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让张北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他引进的草原音乐节给张北带来了很高的知名度,这样的成绩不仅与县委书记角色本身的能量有关,应该也与李雪荣本人的进取心、事业心和公仆意识有关”。北大教授孔庆东说,按照有些人的逻辑,世界上就不能有赞美的文艺作品了,“这种思维是不对的”, 他希望大家“冷静看待县委书记MV爆红”。

每个人都有表达意见的权利,或许你不赞同,却不能剥夺他人赞美他人的自由。“实际上,稍作了解,就该知道这首歌的出处。稍有常识的人也知道,如果是李书记授意某人或某部门制作,不会拙劣到如此地步。如果再往深想想,这首歌已经上传七个多月了,为啥张北人就反应平淡,是张北人民反映迟钝吗?”一个媒体人说,MV上传后,最先看到的是张北人,然而他们表现的特别淡定,他们认为,网上反映的还很不够,张北的发展有目共睹。“事件引起全国主流媒体、甚至海外媒体的关注,要反思的不是李书记和一个孩子,而是网络和我们媒体。难道一个孩子不能表达他的感情,他的感情就不是民意?”而张北街头过往民众更是出语惊人的一致:“这还算啥,谁不信就来张北看看”,“一点都不过分”,“三年大变样,张北没有一例因拆迁而上访”。他们倒是担心“百口难辩”的李雪荣,担心网络给他们“心目中的好书记”带来负作用。

我们现在习惯冷嘲热讽,骂骂咧咧,好象非如此不算嫉恶如仇,非如此不是站在群众一边,非如此不显得自己敢说敢当。如果网络都是一片骂县委书记的声音,我想人家心也凉了半截,一个在前面冲锋陷阵,一些在后面指指戳戳,太没意思了。——鼓励总是能带来奇妙的正效应。社会上不乏好干部,不管是县委书记也好,科长主任也好,居委会大妈也好,我们多整些好看好听的MV,给他们一点鼓励和支持,一点夸奖和鞭策,有什么不好?有批评声就应该有表扬声,谁说网络就应该充斥愤怒的声音?

道理很简单,在官者为强势、民众为弱势的逻辑思维当中,人们早已养成了对强势进行批判、对弱势表示同情的习惯。特别是在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约束的前提下,他们往往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所接触到的现实,宁愿对任何赞美官员的行为进行虚假推定,也不愿意先入为主地相信赞美就是发自内心的由衷之意。

张北县委书记李雪荣看了MV后回应说,涉嫌吹捧我,这个我实在担当不起。离歌中的县委书记,我还差得太远。一个多么谦虚、低调、大度的县委书记。所以,我们也真诚地希望有更多的李雪荣这样的县委书记出现,尽量减少权力傲慢的心理阴影,把这种所谓的伪民意的表达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心声。

现在看来,当初网民们的集体起哄和网络媒体的无情炮轰,是多好有点冲动和幼稚了。一是现在搞视频、搞MV是很容易的,只要稍微会点电脑,几乎每个人都整几个出来。MV太平常了,平常得与书信、作文、漫画、诗歌小说没什么两样,就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因而根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二是制作MV视频的人,只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毛小伙,他制作视频的初衷其实非常简单,只是想抒发一下个人的感受而已。如果说制作MV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就有拍马屁的的嫌疑的话,那些既没有调查研究也没有实地考察就嘲讽人家的人恐怕也不能排除有偏激的嫌疑!

在社会情绪日益浮躁的当下,总有些人喜欢戴有色眼镜看人观事,不问青红皂白地宣泄,或声讨,或嘲讽,或炮轰,或责难,或拍砖,热心做个幕后推手的角色,似乎这样做才能一吐为快。笔者对此无语:这算不算是现代人一种危险的精神病呢? 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给网民们提供了坐看红尘的多彩窗口,也使网民们拥有了更多自由的话语权,但在网络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难辨的语境之下,以理性的目光、包容的心态,冷静观之,或许更能让我们享受网上冲浪的快乐!——这,其实才应该是现代公民和成熟网民微民们应有的品格。

(李吉明2011411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