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生频道讲述了一个让人心酸的事,记录着人世间所谓的一切。包括,叩问我们自己。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独自生活在一个没有遮风挡雨的屋里。四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在身边,尽管一个儿子住在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却有几年的时间没有给老母亲端过一碗饭了。都是每天有外村的一个女儿送饭。看到这位年迈的老母亲拄着双棍颤颤微微的挪动,眼角的泪花,心中一阵的酸楚,养儿防老的千年神话,只是让梦碎在一个现实的人性中。
老年时代的集体爆发,老年空巢问题已经是摆在了当下。不仅仅是这些不孝者,更多的空巢带给更多年老者更多的精神上的悲凉,这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因为这个群体的庞大,带给当下更多的问题。中国制造业庞大的人力大军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成为一个没有童年的时代,那么老年时代与留守时代之间的桥梁成为断裂层,这样不可弥补的精神寄托成为没有幸福感而定格在焦躁的一代了。
孝与不孝之间究竟该叩问自己什么,那么留守儿童成长不是一个简单的成长问题,而是一个阶段的成长问题。中国制造所承载着改变命运的梦想。而农民工这已成为主动随着高速发展的城市而多了一些悲凉与沧桑。老年之老有所养,幼儿之小有所教,如何衔接其中的那份精神食粮,不是春天里所能够唱出的,尽管当下的旭日阳刚有着火箭般的爆发,但是鲁迅的呐喊如何来让更多的人去更独立的来举得应有的活着的尊严。
不是孩子们不想习惯了不吃午饭的习惯,孩子们也不可能习惯了所谓的习惯。天真浪漫的童年阳光灿烂的日子,看看孩子们能够吃一顿温饱的午餐的满足感,就知道了所谓的习惯是谁所谓了所谓的习惯着。
千年美德的传承,让一个有着四个儿子的八十岁的老妈黯然泪下与悲凉,不知道所谓的美德何来传统之浮华。
叩问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该如何抚平我们自己的一代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