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品牌建设"长兴模式"缘何获得成功?


江制造业比较发达的省份,经济外向型比较突出,产品贴牌加工多,自主品牌少,要在转型升级中踏准步调,就必须引导企业创自主品牌和走品牌国际化之路。浙江在全国之先河提出实施品牌大省建设,如何让创新工作形式让企业受益?2007年,浙江省长兴县工商局提出了品牌指导站模式,三年的实践不仅成绩斐然,更是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的肯定。目前,浙江工商局已经全省范围内推行品牌建设"长兴模式"。

  乡镇企业是品牌建设的"贫困区" 工商服务存在局限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浙江多数中小企业都诞生在乡镇甚至农村,而品牌萌芽也集中这里。因此,浙江品牌建设从乡镇入手最切合实际。长兴县工商局局长吴骁介绍说,在形成建设品牌指导站的想法前,我们局做过深入调研,发现在乡镇,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企业对商标注册和品牌培育意识不高更存在畏难思想,找不到指导部门,理不清创牌思路。同时,知名品牌后备培育对象缺乏,后续乏力。这些现象基本是全省现状的缩影,乡镇企业是品牌建设的"贫困区",亟待获得有效的服务。

    长兴县工商局在调研中还发现,以工商行政性指导为主的商标品牌培育存在着很大局限性,主要存在问题有:一是行政指令较强,在服务过程式中基层干部脱离不了由上对下的行政处理方式;二是服务手段单一,过去一般以单纯的注册商标为主,或以在申报驰著名商标中的资料整理性服务为主;三是工商专有职能体现不明显,品牌服务、品牌战略多部门实施,工商特色体现不出;四是服务领域不宽,注重工业企业,忽视农业产业;注重大好高企业,忽视中小弱企业。

    针对这些问题,长兴县工商局提出创建品牌工作指导站设想并付诸于实施以来,并在日常运行中,着重突出了四个转变:一是从单一服务向综合式服务转变;二是从工商单个部门服务向多个部门协同服务转变;三是从品牌培育的个别环节帮扶向全过程帮扶转变;四是从居上式指导服务向下沉式贴身服务转变。

    品牌指导站是链接多方协同作战的新平台

    品牌指导站是怎样构成的?如何有效运作?具体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吴骁认为,指导站应该是由工商部门与乡镇政府共同组建,以工商为主导、乡镇政府为依托、专人专职为基础的乡镇品牌工作指导站,为市场主体提供近距、便捷、高效的基层商标品牌服务。

    品牌指导站的定位不是工商所的一个内设机构,而是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体,最大特色就是实行业务部门、地方政府双重领导,建站及日常运行经费由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保障。

    长兴的品牌指导站在机构设置上,指导站设站长、副站长、工作人员若干名,站长由乡镇一把手兼任,副站长由分管工业的副镇(乡)长和所在工商所所长兼任,日常工作人员由工商所的责任区监管干部、所在乡镇经济发展办(或农业、工业发展办)工作人员以及一名专职工作人员构成,专职工作人员一般面向社会招聘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