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低碳工业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工作报告
重庆低碳工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章麒
重庆市政府原秘书长、市台办原主任、低碳促进会会长章麒作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理事、各位会员:
大家好!
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持续稳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严峻考验。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第十一届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实施十二五计划知易行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不断地增加经济总量,但是这种总量的增加不能以过度地消耗资源、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调整产业结构成为当务之急。重庆低碳工业发展促进会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在主管单位市经信委和登记管理机关市民政局的领导和帮助下,在各兄弟协会热诚支持和鼓励下,行业同仁积极响应、热情参与、鼎力相助,历经半年多的精心筹备,今天,促进会终于正式挂牌成立了。在此,我谨代表促进会向关心、支持和热心帮助促进会的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对今天到会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诚的欢迎!
承蒙各位的厚爱,经促进会理事会推举我为促进会的主要负责人,对此我以个人名誉并代表新当选的领导班子成员郑重表示: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辱使命,同舟共济,恪尽职守、务实创新,依法办会,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把促进会办成功能合理,服务有效,行为规范,健康发展的民间社团组织。下面,我就如何办好促进会,谈谈初步设想和意见。
重庆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城市,这些年来,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发了一批先进的低碳产品及核心技术,如:风力发电机组、天然气电动汽车、煤矿瓦斯利用,电厂脱硫技术与装置、垃圾焚烧发电、LED、二氧化碳收集深埋、地缘热泵、水空调、建筑节能等。并在碳交易、森林碳汇等低碳经济发展领域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但我市产业结构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消耗的产业比重仍然偏小。2010年我市万元GDP能源消耗约 1.13吨标煤,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16位。十二五计划期间能耗降低总体目标为16%,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要下降40~45%,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结构调整工作可谓任重道远。
重庆低碳工业发展促进会作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民间社团组织,将本着促进会的宗旨,积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把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节能增效有机的结合起来。从产业链连接的各环节推广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在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中宣传贯彻低碳政策,寻求节能途径,推广节能技术,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资源;大力推进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消费等各个领域。同时,接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实施低碳、环保、节能等各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市建设低碳城市、走生态环保和循环经济之路,实现重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上述目标,促进会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围绕目标,务实工作,发挥好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是完善功能,形成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今天,促进会将与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低碳研究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目的是借助他们在国家发改委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资源及研究优势、实力雄厚的专家队伍和技术装备,以及国际互认的低碳认证资质,为我市碳交易、评估、认证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建立专家委员会,汇聚一批资深的,在专业领域有造诣有影响的专家、技术权威,开展技术培训,企业诊断、项目论证等,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二是加强服务。促进会要强化助手意识、服务意识。我市作为全国首批建设低碳城市试点之一,肩负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艰巨任务。围绕建设五个重庆的宏伟目标,市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规划。正在着手研究把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的重要考核指标体系,对环境污染,消耗资源的企业及其产品形成刚性制约。同时,进一步摸清我市碳源和碳排放现状,制定碳交易、低碳产品认证、清洁生产等规则与标准。研究制订政策措施,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鼓励技术进步,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我市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历史进程中,促进会要组织发动会员,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利用专家的智力支持,建言献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今天,我会将与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为会员单位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平台。此外,促进会今天将开通中国重庆低碳经济网,还将出版“重庆低碳世界”内部刊物,作为宣传我会宗旨,展示会员单位风采,沟通信息的窗口。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正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发展,行业组织协助推动的发展机制。促进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就要务实地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建立专家委员会形成专业门类齐全的智库,积极开展企业诊断,项目论证,技术评价等工作;二是选择低碳、节能、环保及能源替代等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建立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促进会推出的首批示范项目就有中央空调多因素综合控制管理节能项目,沼气综合利用项目等。三是与商务职业学院合作建立重庆低碳经济培训中心,加强会员单位培训,增强低碳意识。四是办好一刊一网,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动态;五是加强促进会内部管理,把促进会真正办成会员之家。
面对我市喜人的发展形势,我们倍感责任重大。我们要以十足的信心,百倍的勇气迎接挑战。要加强自身建设、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承担起减碳的历史使命,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低碳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再一次向支持关心帮助促进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及各会员单位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发达,幸福吉祥。
谢谢大家!
2011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