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
这个片子算是比较有细节的国产小片。
有人说三个故事太孤独,没连贯。除了男女主人公名字一样,夹杂一些电视剧有的情节(可惜没看过电视剧)。以及一些现实中的爱情故事。(真担心上镜的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
三个独立的故事,第一个看了没感觉,我以为它是一个童话故事。第二个伤感,我最喜欢它的戏剧冲突。第三个很浪漫,如法国遍地葡萄架上透过的阳光一样,刺眼,本应很温暖,但因为有大海的涛声,给人感觉很冷。
我有朋友说,看完将爱,她看到了痴心。作为女性来说,也许痴心是她们所或缺的。
说实在,我没看到痴心。三段故事,三个独立存在的故事,我看到三段不同的婚姻和爱情情感的东西。
第一个叫平淡
文慧和杨峥,进入一个童话一般的豪华的房子,男女主人公都有童话一般的职业。但童话世界里,却包裹着现实的社会关系,一些恶俗的人,开一些恶俗的party。有一些恶俗的假关心的朋友和陌生人,想一些恶俗的过去的故事,甚至一些恶俗的欲望,恶俗的窥探和反窥探。
要表达的,其实就是暗夜的无聊和平淡。不管7年之痒,还是十年,不过你习惯了你身边的人的气味,感觉,甚至无理,消隐。
导演非得说这是一个精神远离的故事,其实不过是现实中包裹一个带着强烈标签的现实的平淡的壳。打破了,也就没了。打破了,也就掉入现实了。
第二个叫伤感
第二个故事,导演很用力。是一个有强烈冲突的超现实的现实故事。谈及爱情,必然少不了不如意的前男友前女友的故事,如果加上大学同学这层关系,几乎不可能缺乏看点。如果女方再带上孩子出场,一定秒杀涌进电影院的情侣或个体。
我相信,很多情侣看到这一节,回后悔带着自己的另一半进电影院。简直太有力了,有力到纪录片一般。文慧一脚一脚踢在避孕套售卖机上的镜头,前后两次放大出来。第一次以演出的形式,踢在观众心上,第二次以摄像头录下的形式,辅以警察的解读,踢在文慧心上。这种冲突,以警察的突然介入而消失,放大成另一种冲突。
伤感的大学同学聚会,家庭的另一半其实和警察在你身边出现无异。
而杨峥即将离婚的妻子打来要听海浪声音的电话,又太现实,太无厘头。文慧打开一部老式滚筒洗衣机制造浪声,电话那头传来的依依不舍,是为伤感。
徐静蕾扮演的这个角色,艳如街头女子,是导演把握得最罪恶的一个。我宁愿相信导演不如此用力,徐静蕾表演也不用如此较劲。平淡一些,哪怕是一袭灰衣,力量不比红衣红鞋要来得有力量。
两人瑟缩着坐在街边的地上,文慧前夫的出现,让我以为这部片子是ET,是阿凡达,是一次道德审判。伤感加倍得你想把故事套在自己头上。又希望这样的故事,如文慧来不及拆开的避孕套一样,保持。
机场一幕,杨峥被吃药而从飞机上提溜下来,我以为导演肯定是吃错药了。印度电影《三个傻瓜》的故事,用在空军一号上,就不叫故事。
最后一个叫挣扎。
因为小三的存在,让文慧意识到自己的稳定的生活其实并非自己所要。所以挣扎着,靠酒精来试试自己。因为何洁说她怕水,所以文慧决议要改变自己适合对方,还是一种对现实的短暂逃离。
文慧跟杨峥的过去并没表,不过挣扎着打破现在的苦闷罢了。
我喜欢这个听海的故事,阳光,能让我想起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但结果也是一个开放式结局,并无表她是否挣扎着打破了现在的平静生活。
葡萄酒的寓意很奇怪。她必须借助葡萄酒的酒精才会想起过去。不喝醉,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请小三去法国,其实不过是证明自己的存在,结果把初恋给哄来了。
初恋的录下来的大海的涛声,是过去的爱情的延续,自己却一直沉浸在准备开启十年存在海底的红酒。平平淡淡。
一个挣扎的主题。
三个疏离的故事,其实有其自然发展的轨迹。即使编剧和导演不过要导三个故事给你看,你也可套在自己头上,挣扎。从童话,到现实,从听海,到听海,忽热忽冷,灰蒙蒙的暗色是基调。
适合60和70的故事,那个时代,毕业分配各奔东西都可能拆散一切美好。不适合80、90,他们爱,比电影饱满,更多童话,缺乏黑暗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