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最雷的愚人节新闻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现在南京禄口机场,打开本子上线。唉,已在飞机里闷坐了两个多小时,还没有起飞,何时起飞没有确信。先说是航空管制,再解释是往西安去的航线上有军事演习。到底是真是假?为何军事演习要选择在正常使用的民用航空线上进行?我猜想,真正的原因之一也许还有法国总统萨科奇等国际要人来南京的原因吧,上午机场高速都管制了。现在机舱里有些乘客情绪不好,对乘姐粗声说话,诘问为什么不提前说明情况,有的要求打开舱门离机……
想想明天就是愚人节,这种坐飞机体验真有点提前“过节”的感觉。就把昨天晚上写好的,未及时发上去的给愚人节准备的博文先发上来吧。在飞机上发博文,我这是第一次呢,雷吧。
今天的博文就是聊民国时愚人节“雷”新闻的。巧合的是,这条“雷”新闻的关键词之一就是一驾飞机。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是西方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据说起源于16世纪的法国。虽然只有几百年的时间,但一经传开,便开始流行了。愚人节何时传入中国,我一时弄不清楚,但清楚的是,它与情人节一样,很快就为国人接受了,并戏称之为“谣言节”。
在民国时期,愚人节这天“谣言”多多,甚至4月1日这天的报纸上,也会出现愚人节新闻。民国时,最雷的愚人节新闻,依我来看,大概要算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1日天津《中华画报》上发表的一组独家图片报道。兹摘抄如下——
“抗日号”飞机
天津学界近愤日人暴行,鉴于日本国民有金捐与政府以备侵华之用,于前亦发起共集金一十余万元,向美订购大号战斗机一架,定名“抗日号”,该机干前日已起运到沪,昨日已试飞来津,停东局子航空场,定明日飞京,听候调用。
溥仪
记者今欲报告一出入意外特别消息,即溥仪已于就职后一日,被日人监视由长春挟往朝鲜,此事日人秘不发表,记者有俄友乐斯夫,在鲜京为新闻记者,当溥氏抵京城驿时,于大衣袋中代为摄得一影,寄示记者。左图(见上)即为溥氏出站时情形,有×者为溥氏夫妇,溥左为到站欢迎之韩王李勖,溥仪身后戴呢者为土肥原氏,此片苏俄各报均已发表,恐关内未必能见到也。
沈阳
沈阳于二十日大火,附属地精华付之一炬。起火原因不明,由南满站起火,附属地尽成火场,损失不资。惟因该市当局检查新闻,不许发表此项消息。哈埠直至昨日(二十五)始闻人传说。友人某君供职北宁路,昨来哈谈及,并出示火警时照片数张。兹特检寄两张,付刊中画。一为起火后南满站日警警备情形。一为烟雾迷漫之南满站。吾想国人睹此将不胜快意,虽幸灾乐祸,君子不为,但以日人欺我太甚,恨不得将沈阳完全烧尽,并将东北三省全数烧完,使汉奸国贼悉皆葬身火窟,方泄吾忿也。
本庄繁有子
侵略东北之日军阀本庄繁,观其力促成立伪国及所抱大满洲主义之种种阴谋,国人无不痛恨,惟本庄繁之一切谋划,多出自其子之手,国人多不知之。按本庄繁只有一子,名本庄白,为法学博士,余曩在日本帝大肄业时,曾与其同窗。因其人素性卑鄙,不但中国同学甚为厌恶,即日本人亦多不耻。兹从友人处搜罗得渠之小影,亟寄回国,以使国人识此魔之本来面目。(按本庄白近任伪国要职,兼关东军司令部参议。)
这组抗日、反日的“独家图片报道”在当年的读者中,反应十分强烈。当时,几个月前的“九·一八”事件,日本人全面侵占了东北三省,抗日救亡的呼声遍及全国,国民党政府首先想的却是“安内”,而不是“攘外”。所以不少读者看了《中华画报》这组“独家报道”互相传递,可谓热血沸腾,群情振奋。因为配有图片,大家深信不疑,消息越传越广。
4月4日,出于对读者负责,《中华画报》主动出来辟谣,声明4月1日的报道是“愚人节新闻”,那些图片也是PS出来的(民国三十年代就玩PS,够前卫了吧)——
四月一日第一二六期本报,所登的图片文字,敢说大半都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并且都是离奇而且使人疑惑不解的。若问到底为着何来?原来四月一日乃是外国的万愚节!在这一天西俗一般社会上大家都彼此开玩笑、恶作剧,报纸上也可以随意造谣言。因此,我们遂不妨大造其谣,愚弄读者。
现在,我且来辟谣,把那些出乎意外的图片和文字都说穿了吧。
“抗日”号飞机,这不过是我一种理想罢了。因为看见本市日文报纸募款制造“爱国”号飞机,在前天梦人先生就和我说过,可惜天津许多大报何不也来发起,集些钱买架飞机抗日呢?我其时有些感动,于是就在“谣言节”造这们一个谣言,意思是想把大家提醒了。我很盼望读者别把这件事当作是我们所造的谣言,这乃是我们一种希望。我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报上真有登载抗日号飞机的一日。(关于这张影片的摄法,是乃把一张福特号飞机的旧照,在机身上写了抗日两字。)
溥仪访韩,虽然造谣,伹或许也有这一日。照片是溥仪就“执政”后出门时所摄。片子确乎也很珍贵,不过是为造谣起见,不得不张冠李戴,说什么韩王迎接,土肥原随行。
至于沈阳大火,更是没有那回事。原片是上海战事大火时情形。
本庄繁的儿子小影,并不是本庄白,乃是赵欣伯,因为赵在东北“认贼作父”。这倒不冤屈他。
这组愚人节新闻开起了“抗日玩笑”,真够雷的,开到了国人的心里了。从媒体主动辟谣来看,“寻开心”可不是无聊的,背后实是借愚人节机会来渲泄受压抑的爱国情绪,呼吁大家一起来抗日。民众对《中华画报》“造谣生事”不仅不反感,反而愿意上当被愚弄,“假新闻”做到这份上,比真新闻还有效果,还受欢迎。因为报道有鼻子有眼的,至今都有人误认为“抗日号飞机”的新闻是真的呢。
看来,愚人节新闻不仅仅是无聊。
(手机卡上线,网络不好,图片不再发了)
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