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招商引资会取得实效


“两会”期间,《IT时代周刊》有幸帮助辽宁绥中滨海经济区在北京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投资环境说明会,辽宁省省长陈政高、副省长腾卫平、邴志刚均出席会议,并和参会者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中国IT百强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约200人参加了会议。陈政高省长对此次招商会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会议非常成功,无论规模还是来宾级别都创下了辽宁招商史上之最。参加会议的企业高层也感到,绥中滨海经济区领导很有魄力,也很有品位,尤其是和省长对话后,一些企业恨不得马上就去绥中考察。很多企业高层坦言,参加了这么多的招商引资会,没有一个像这次一样令人激动和兴奋。

  主持这次招商会的葫芦岛市市长孙兆林悄悄问我,你们是怎么把这么多的企业老大都请来的?过去我们有太多的招商引资大会都是想请的客人来得太少,不想请的客人来得太多。用省长陈政高的话说,过去我们的招商会来的都是企业秘书或办公室主任一级的人,真正能作决策的老总来得很少。所以很多招商会花了不少钱,但是没有任何效果。

  说实话,这次招商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我们自己也没有想到。过去我们并没有组织过这样的会,但在我们想象中,招商会本来就应该这么办,不这样做怎么能达到效果呢?我也曾经参加过其他一些招商会,总是感到乱哄哄的,来的人素质平平,都是公司非决策层的人,很少看到老总。我那时就想,要是我们来做这样的会,一定不能这样。

  当确定要帮助绥中在北京组织召开招商引资会议后,我们只有不到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始终坚持了一个原则:一定要把基础做好。这个基础就是,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绥中的具体需求及招商软硬件环境,包括人文地理、产业方向、优惠政策和管理团队等,同时我们也要真正吃透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IT百强企业的投资战略。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任务。那些天,我们的团队真正是吃不香睡不安,通宵达旦地在工作。我们不断地和企业的老总取得联系,电话、见面、交流……不断就绥中的优势以及招商产业方向与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力图找到这些企业和绥中可能产生需求共鸣的地方。我们深知,如果找不到让双方共赢的诉求点,你邀请企业过来听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即便企业老总出于人情来参会,也不会产生什么积极的作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联系了几百家企业,最后筛选出一百多家真正有需求的公司,这些公司对绥中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IBM、微软、惠普、摩托罗拉、SAP、用友、中兴通讯、蓝汛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均在其列。正因如此,我们请到的来宾大部分都是董事长、总裁级别的。而且他们都是带着目的来,大家向省长提出的问题也十分具体而又专业,双方面对面问答,真正实现了高效沟通。

  了解投资和引资双方的需求并试图帮其对接,艰苦细致、不厌其烦地进行沟通,这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必备的基本功。如今,全国各地都在绞尽脑汁招商引资,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招商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人很难摸出门道。对一些地方而言,吸引跨国巨头来投资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回过头来看绥中,一个县的招商引资都能做成这样,何况更高级别的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