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投资全攻略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大量采用高新技术,附加值较高,在产业链上处于核心环节的现代工业设备制造行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同时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有赖于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基础和支撑。因此,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具有突出作用。

 

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装备业、卫星制造与应用业、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装备业等五大细分领域。

 

一、航空装备业

 

航空装备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大国崛起的标志,也是博弈世界舞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它巨大的高技术发展引擎,不仅推动了世界科技进步,更带动了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被称为“工业之花”。

 

航空航天产业链长,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日本曾在一次500 余项技术扩散案例分析中,发现60%的技术源于航空工业;按产品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计算,船舶为1,汽车为9,彩电为50,计算机为300,喷气客机为800,航空发动机则高达1400。航空航天业在更高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和综合国力的总体水平。

 

航空制造尤其是大飞机制造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扶持的重中之重。“大飞机项目”自2007年起正式启动,作为我国中长期发展(2006-2020年)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包含了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两大项目。其中大型运输机项目由中航工业承揽,而大型客机项目则由中国商用飞机公司负责。中国商用飞机公司2008年正式成立,其高管包括一位中央委员,两位中央候补委员,这充分证明了国家对大飞机项目的重视和决策层对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协调和资源整合要求的考量。预计大飞机项目仅研发试制的投入就高达500亿元,该项目将跨越三个五年计划。

 

未来随着飞机制造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支柱产业,航空制造上下游产业链无疑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主要涉及飞机总装、发动机制造、飞机零部件制造、航电通信产品制造、航空材料等各个行业。

 

二、卫星制造与应用业

 

根据《中国的航天》2000 年和2006年两个版本白皮书的规划内容,我国航天发展的策略是优先安排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的发展,适度发展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积极支持空间科学探索,无疑将卫星的发展次序放在了其它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之首。

 

根据规划,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分为“三步走”,其中第一步已走完;第二步,到2012年发射10多颗卫星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中国及周边地区覆盖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产业链主要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和卫星应用四个方面。“十二五”前期,我国将陆续发射十来颗北斗二代卫星,后期将开始北斗三代的组网,未来十年将是北斗二代和北斗三代组网的高峰期。在2010-2020年间,随着我国卫星发射提速卫星产业链将整体获益,其中卫星制造和发射行业受益最为直接。此外,卫星制造关键部件的厂商也将分享我国卫星发射量的增长,卫星导航芯片和模块、卫星导航模拟器、时间同步系统的需求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三、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时速200公里及以上。

 

根据我国铁路的规划,到2012年我国将建成客运专线42条,总里程为1.3万公里;而到2020年将建成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当前我国高铁最高时速已超过400公里。根预计在我国铁路建设高峰的2010到2012年,总投资将至少维持在8000亿元的水平。

 

当前高铁装备制造已逐步成为我国的优势产业,中国高铁产业多次获得海外订单,并实现了出口地区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转变。高铁建设前期基建行业首先受益,主要包括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电气化工程和站房工程;随后受益的有车辆制造、铁路信息系统和铁路运营维护等行业。

 

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广义的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可分为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等三大类。而狭义的海洋工程装备则主要指海洋油气开发所需的海洋钻井平台、海洋采油平台和海洋工程船舶等三类装备的制造。

 

2009年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信部曾明确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重点,针对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工、储运等方面的装备需求,主要内容包括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到2012年关键技术要求全面突破。

 

预计“十二五”规划还将继续加强对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技术、项目管理技术以及建造技术的支持和引导,提高我国在该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预计未来政策对海洋工程的支持将重点放在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等配套设备,以及深水海洋油气钻采装备。我国是海洋石油开发的大国,但当前海洋工程市场占有率仍不足10%。随着技术攻关和政策扶持带来未来国产化率进一步,油气开发装备产业链相关的钻井平台及设备、工程船舶、采油平台、水下工程等将获益。

 

五、智能制造装备业

 

    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制造业。数控机床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当今世界数控机床的先进水平和保有量,已成为一国制造业水平、工业现代化程度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作为世界第一机床消费大国,我国的中高端数控机床产业的自给率严重偏低,机床业在设计研发、材料工艺、零部件等诸多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受益国家产业政策,下游行业的巨大需求为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