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发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关键的一年。在今年3月2日,火炬区签约项目的数量和投资额均超过中山市签约总量的40%,这标志着开发区在广东省今年“央企、世界500强、民企百强”三大招商中首战告捷,而央企等高端项目的聚集,成为火炬区乃至中山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个支点。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中山”是今年中山市核心工作,抓好今年“3·28”的项目质量,对开发区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意义重大。近日,本报记者就开发区“3·28”亮点问题采访了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欣、管委会副主任欧阳锦全,他们均表示,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对本次招商会十分重视,要求高质量完成市下达的各项招商任务,项目履约率达百分之百。据悉,截至3月中旬,在“3·28”招商经贸洽谈会中,该区上台签约项目共有13个,签约金额超百亿元。
记者(以下简称“记”):今年“3·28”招商任务情况如何?
梁欣(以下简称“梁”):至3月中旬止,火炬开发区完成市下达外贸出口、内贸成交额、项目投资总额、注册资本等各项任务指标,累计项目总数21个,投资总额17.29亿美元,比增261%,注册资本22035万 美 元 , 比 增55.61%。项目主要以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
为了扶持该批产业发展,及时出台了《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100家重点企业发展支持及奖励办法》,力促企业做大做强。另外,受金融危机及改变以招引内源型项目为重的政策影响下,此次活动可见大型内资项目唱主角,累计投资总额150907万美元,占投资总额87%。
记: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此次招商洽谈会有哪些亮点项目?
梁:开发区建区至今逾20年,去年产值超千亿元。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近几年区拓宽发展思路,摒弃单一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与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现代生产服务平台。此次招商会上服务业大放异彩,共7个项目,平均投资总额8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总额56亿元人民币,占投资总额49%。
在金融服务业方面,前两年火炬开发区成立金融办,主旨引进投资基金,建立具备高效服务功能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高新技术和中小服务企业的发展。本次签约的中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总额20亿元人民币、中科战略投资基金投资总额10亿元人民币、健康科技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总额5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总额35亿元人民币,该批基金的落户,为区日后打造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区奠定了基础,也为区完善金融创新环境,促进一批企业加快改制上市进程提供了条件。
在物流服务业方面,区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构筑公共物流信息交易平台。本次签约中山火炬全球公共采购合作区项目,由国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第一期)10亿元人民币,拟建立珠三角西翼最大的政府公共采购平台。广东联成物流有限公司生产集装箱投资总额600万美元,经营货物仓储。
此外,在现代商务服务业方面,本次签约的大昌行广东总部经济生活区投资总额6.6亿元,火炬开发区科技产业带创意区投资总额4亿元,该批项目的进入,为开发区总部经济、创意经济、商务经济、科技经济的发展打造一个优质平台,科技新城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记:开发区已经成为高端项目与产业洼地,尤其在临海工业园,已经聚集了一批央企进驻,本次上台签约有些什么大项目?
梁:开发区要挺起“工业脊梁”,进一步招引先进装备制造业,特别是在临海装备制造基地打造一个在珠三角乃至广东省少有的央企集聚区。随着临海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配套政策的出台,吸引了一批央企落户。
本次签约项目有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LNG燃气发动机项目,投资总额(第一期)10亿元人民币,年改造燃气发动机1万-3万台;中集物流装备项目由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第一期)2.42亿美元,生产集装箱。
记:电子信息产业是开发区支柱产业之一,每年的“电展会”都吸引数百家企业参展,今年的招商又将有哪些新项目?
梁:开发区拥有高端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随着临海纬创光电园的建成,吸引了一批新的配套企业入驻,配套纬创公司新兴战略产品背光源模组及液晶显示屏的生产。其中,茂林光电投资1250万美元、友智光电投资2500万美元、纬创资通增资6500万美元。
芯片及芯片封装是电子行业中的高端技术部分。此次招商会上中洋田电子技术投资1亿元人民币,主要经营集成电路设计、封装以及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与销售。另一个项目模拟集成电路芯片封装项目投资1.5亿元人民币。以上项目的建成投产,为我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记:开发区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尤其在传统产业等方面,有什么亮点?
梁:作为广东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在本次签约会上也有不错表现。九禾生物降解树脂项目投资总额560万美元,非蒸散型吸气材料生产项目——— 中山科达吸气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000万美元。
此外,作为传统支柱产业包装印刷业、汽配产业继续做强做大,昇兴(中山)包装有限公司投资总额4000万美元,有信制造(中山)有限公司增资3000万美元,扩大中山的生产基地。
创新成产业升级重要引擎
火炬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科技创新成为发展重要引擎。近年来,该区初步形成高技术成果、高附加值产品、高端人才、高效益企业的汇集洼地,平均每亩地投资强度达500万元,每百亿工业产值用工仅8000人。
据悉,2010年度,火炬区企事业单位共获国家、省、市等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16项,共获资金支持2196万元,其中中山国安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可离型双色定位局部全息防伪膜的研制等4个项目获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立项,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酱油渣高值化全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与产业化等5个项目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立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6项,高新区发展引导专项3项。
“目前火炬区自主创新能力正在稳步提高。”欧阳锦全表示,投资10亿元建起30万平方米的六大创业和孵化中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取得长足进步。去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此外,该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71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有3家,企业科技特派员累计达87名。专利申报突破1000件,比增46.6%,发明专利约占全市1/4,是全市知识产权试点镇区。还与国内外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被省政府列为产学研结合示范区。
央企714亿投资开发区
12项目达产后将实现产值1550亿元,税收超过50亿
今年“3·28”经贸洽谈会,开发区再次成为央企等高端项目及产业的投资热土。今年3月,已有12家央企签约了12个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达714亿元。据悉,这些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550亿元,将实现“再造一个新开发区。”
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欧阳锦全介绍,12个央企项目投资总额714亿元,平均单个项目投资60亿元,其中超50亿元项目5个,超百亿元项目3个,投资最大的中信盟固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总投资达到170亿元。
“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广东省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欧阳锦全表示,12个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产值超过1550亿元,税收超过50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2010年的开发区。
据悉,该批项目都是12家央企实现战略布局的重要基地,如中船集团提出集团“十二五”战略的重点在珠江口,而珠江口的战略重点又放在中山基地项目。他还介绍,中信盟固利集团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中,中山项目是最大的一个,中铁、中机、中集等央企明确将中山项目作为集团华南区域乃至南中国的战略基地。目前,中船中山船舶工业基地、中信盟固利等7个项目已经列入广东省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
他介绍,12个央企项目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除了4个服务业项目外,8个制造业项目均落户中山开发区的临海装备基地。就项目开工时间而言,12个项目中,今年上半年将开工建设10个,其中中集物流装备、中机建南方出口基地、中铁大桥局、中船中山船舶工业基地等项目将实现当年投产。
这些央企纷纷选择临海装备基地绝非偶然,该基地于2004年12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中山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并在2008年底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被明确为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产业基地。据悉,目前已入驻项目30多家,除了央企项目外,还有纬创资通液晶光电园、明阳大型风电发电机组制造项目、广机海事重工、中泽重工等一批大型外资和民企项目强势进驻。
去年火炬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31亿元,成为中山市首个年产值超千亿元的镇区。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欧阳锦全表示,“十二五”时期是火炬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5年。该区计划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3000亿元,GDP达到800亿元,欧阳锦全说,要实现这个目标,央企将扮演重要角色,而随着这批央企的落户和投产,将成为开发区乃至中山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为开发区“十二五”期间达到3000亿元经济规模的目标奠定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开发区正迎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春天。去年火炬区的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强劲增长,装备制造业产值113亿元,增长83.9%;电子信息产业产值666亿元,增长85.1%;新能源产业产值107亿元,增长75.2%。
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欧阳锦全介绍,近年来,火炬区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开发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如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以中船、广机为龙头的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产业集群,以中铁为龙头的铁道设备和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以立信为龙头的纺织机械产业集群。
再如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以纬创资通为龙头的液晶光电产业集群,以佳能为龙头的彩色打印机生产产业集群,以逸仙科技园为中心的微电子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方面有以明阳为龙头的风电产业集群,以嘉明、国电为龙头的清洁电力产业集群;还有以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为此,政府加强新兴产业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重点发展新能源、半导体照明、新型电子信息、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
“比如,中船、盟固利等企业的引进,不光是单个企业而是引进一个产业,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落户区,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欧阳锦全表示,在央企的带动之下,目前,已入驻临海装备基地的项目有30多家,除央企项目外,还有纬创资通液晶光电园、明阳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制造项目、广机海事重工、立信染整机械、中泽重工等一批大型外资和民企项目强势进驻。
据悉,火炬区临海工业园是中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重要阵地。欧阳锦全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必须坚持以此为主攻方向,坚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该区经济快速增长。
打造现代新兴产业平台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杀手锏”。欧阳锦全表示,火炬区还将提升装备制造、健康医药、高端电子三大产业集群。接下来,火炬区将从招商引资向招商引资与落户并举转变,促使新引进的一批央企在火炬区动工投产,为大项目的落户提供“绿色通道”。——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