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还在与中央博弈


  自从针对业房地产的首次调控以来,没有一次真正取得过那怕一点点值得一说的成绩,究其原因,是由于所有的调控其实是中央与地方在进行博弈,而那被调控的对象——房地产开发商,却并没有受到调控政策一点点的冲击与影响,相反却借着调控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受到“委屈”的角色。因为,开发商一直都是躲在地方的背后的,所以,调控对其非但不会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反而让其能够借着调控之手实现其牟利的目的,而且这是那种如果不调控的话,其无论如何是不敢做的。

  地方之所以心甘情愿的冲在前面,做房地产开发商的保护伞当然也有其原因,比如经济发展,即那个可怜的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甚至没有任何意义的GDP的增长就是如此。此外,如分税制的财政体制的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如果说因此地方就应该充当保护伞的话,则大错而特错了。

  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已经一年有余,而且今年以来还在强化,至少从中央的层面上来说是如此,尽管这很可能只是口头上的,而个别地方也在中央的高压之下,而不得不做出了那么一点点的姿态,比如所谓的限购之类。其实,我们如果对那些限购做一些认真的分析的话,这会发现,那只不过是它们应付中央的权宜之计而已,因此,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地方之所以还在与中央进行博弈,其原因是其还存在着一定的幻想,因此,如果想要调控真正能够取得实效的话,一定要彻底的打破地方的幻想,只有这样躲在其背后的寄生虫——房地产利益者,才有可能真正的举手投降,而到那里,调控的目的就能真正的实现了。

  然而,就是这些面子上的权宜之计,很多的地方都不愿意给,我们看到,中央规定的时间已经快到了,竟然还有那么的地方在等待,在观望。为什么在等待、在观望,其原因早已经写在了它们的“脸上”了,更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悲的是,某些地方出台的那些所谓的配套政策,竟然是更有利于房价上涨,或者竟然是制造了上涨的预期,简直就是阳奉阴违的行径了。由此也可见调控之难非一般人所能想像了。 

  房地产调控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如果不调控,而且即使调控而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的话,则难之后就只能有一个结果了,那就是变成一场由少部分利益者享用的的盛宴而绝大多数人承担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