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大体不安分。
由于不安分于现有的工作机会与收入,并希望拥有更加广阔的前程,才会不安分;
由于不安分于保持跟老板之间的关系,希望自立门户,才会不安分;
由于不甘心平平淡淡,而希望有更强的成就感,才会不安分。
一切的不安分都只是为了图谋更辉煌的未来。
那不安分部分来自于惨烈竞争的市场,部分来源于激情澎湃的“给力”团队,部分来源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顾问建议,同样来自不安分的内心。
男性创业者会由于危机感与责任感,而希望自己看得更远、跑得更快,与竞争对手之间竞争优势拉大,把领域进入的门槛提高;而女性创业者往往会感性决策,会跳跃性思维,同时女性又天生具有营销与传媒属性,甚至会陷入偏执任性的误区。
所以从性格与性别特色而言,也会不安分。
年轻的创业者更会不安分。
在这个原本就已经很躁动的世界,就更是带来躁动的外因了。同时,社会舆论也常常把不安分当成是个性,把个性视为人生命中固有的神圣权利,任何人都必须尊重,而且不得亵渎。自己也因循呵护个性的成长的原则。
所以创业者通常都会不安分到跨界的程度。就在自己狡兔三窟一般地到处跳来跳去的同时,自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成功基础,就在跨界经营中被消磨殆尽。
毕竟跨界是隔行,隔行如隔山,既然如此,就需要更多的艰辛跋涉,付出更多的精力。虽然在很多时候,企业经营的原理是相通的,但毕竟需要去考虑更多更广泛领域的事情。
跨界经营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你需要适可而止,更需要坚持自己的核心。
只有找到自己的核心,认识到许多事情是自己做不来的,才会聚焦,才能收缩内敛,并形成核心竞争力,才会不至于太过肤浅,才标志着性格开始成熟,才会把自己从去争取机会转变为争取给别人更多的机会,才会从主动挑起战争到和气生财,才会坐镇行业的市场,才会从卖方心态转变成为买方心态,稳健而抵御行业甚至产业政策与市场所形成的寒冬。
相反,跨界经营往往是平台型的思维方式,除非已经拥有难以撼动的基础以及挡不住的进攻力,否则终究摆脱不掉兜售者的卖方心态。
那种到处都想去打一下的,其实是新鲜感与好奇心在作怪。虽然一直在冲击,但毕竟是精力有限。毕竟从生命力上讲,在应对恶劣环境的时候,石佛比兔子的生命力更强。参天大树比藤蔓植物的存活几率更高。
跨界经营,通常都仅仅是冲动之下的激情澎湃。
决策的做出是被别人提醒了一句就顿开茅塞,而不是老谋深算,一直在等待那个突破口,强行突围?企业经营不是卖命地表演并吸引关注,而是沉淀下来,形成行为艺术的过程,至少要在专业领域把自己提升到呆若木鸡的境界。
创业的过程就是在给自己贴标签以及传播标签的过程。标签单一容易识别,才能逐渐形成牢固的概念,并让自己在市场中逐渐积累并显现出优势。
并不是每个创业者都可以玩跨界的,更不是每个玩跨界都可以取得长久的成功的。
企业核心战略是必须要坚持的,那个核心需要聚焦到一个点,即使发展成为掎角之势,三足鼎立,在彼此之间都必须要有清晰而牢固的纽带相连接。都要有清晰的脉络。
贪大往往不能形成稳健的根基,不能带来持久的耐力。
所以,企业战略发展玩跨界经营,还是悠着点好。
贾春宝
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跨界经营——悠着点(3月23日)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