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一呼百应的独生子女被人们称为“小皇帝”。然而,仿佛一转眼的功夫,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都已经成了20出头的小伙子和大姑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当“小皇帝”牵着“小公主”的手,踏上红地毯组成一个新的家庭,是否能如童话故事中所说的:“王子与公主从此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呢?
相处篇:
大少爷脾气VS大小姐脾气
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这与讲求“向心力”的家往往不符。调查发现,200个“独苗合盆”的家庭,为生活琐事有过摩擦的超过90%,所幸,90%被访者表示,谁有理听谁的,且受教育程度办公室装修越高越理智。在年轻人中,传统的“大男子主义”没有市场。
调查显示,50%的独生子女婚后与一方的父母同住,其中30%是媳妇住在管家婆公婆家,20%的女婿住在丈人家。生活中父母离子风机的干预使他们的婚姻生活或多或少出现过不和谐。
老婆老妈爱谁多一点
黄小姐,23岁,文员-我是独生女,老公也是独生子,他是大少爷脾气,我是大小姐脾气。我们常常为了一点小事争吵。如果是两人世界也许相处会容易一些,但公婆非要和我们一起住。每当发生争执,公婆永远站在儿子的一边。小两口之间工作服的矛盾再插进老人,谁也没法下台。最近我丈夫打算买人寿保险,受益人写谁呢?他说他妈只有他一个儿子,应该孝敬妈妈;可我也只有他一个丈夫啊,难道我不是气体流量计他最重要的人吗?老婆老妈谁更重要?老公琢磨了几天后,决定打消买保险的念头。
新人新招:签订和好协议
谭小姐,24岁,公务员--我在我的大学同学中,是结婚投资移民比较早的。有了家自然有磕磕碰碰,我们也有过争吵,但我们把握着一条准绳———既然相爱,就不仅要爱对方的优点,也要包容对方的缺点,争吵不能是为了争输赢而是为了沟通。
我们还定下了“君子协定”———意见不合时谁也不能一走了之,当天晚上12点前无论谁对谁错,争吵私人侦探都必须结束,并主动与对方和好。事实上,这一招非常奏效,往往不到当晚12点,我们又成了两个相亲相爱的“小孩”。
老父母供养小夫妻--林小姐,24岁,在读硕士:我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他是在读博士研究生,26岁。今年6月我们领了结婚证,婚礼是双方家长一手操办的,需要我们做的只有拍婚纱照和出席婚宴。婚后,双方父母各出一些钱为广告公司我们购置了上海办公室装修设计现在这个小家,60多平方米。我们的爸妈都没退休,家庭环境比较好,因此不想在社会里打滚,我打算oa继续攻博,他毕业后将继续作博士后研究,我们以后很可能就呆在学校教书。虽然以后将知识管理要面临生育孩子、父母年老、经济压力变大等问题,但我们暂时不想考虑。
新人新招:掰着指头过日子--胡先生,24岁,保险从业员:去年我和做老师的妻子结婚后,首先是一个小生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降临了,而下岗的老爸也患上重病,老人的赡养、孩子的抚养都来了。靠小两口任何一方,是很难养活一个家的。我只能拼命地信息门户推销保险,妻子休完产假后也投入工作,片刻不敢懈怠。
努力工作很重要,但学会合理的开销也必不可少。每个月我们各自拿出收入的70%,建立家庭公共基金,买大件上海汽车租赁商品以及孩子的抚养费、我们的伙食费都从公共基金中支出。再拿出收入中的10%存进银行作为储备基金,用于重大紧急支出,各自剩下的20%则是自留地。虽然掰着手指头过日子,但合理的计划让生活井井有条,也不乏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