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客户:
您好!以下是平安信托对于本次日本大地震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的分析,供您参考。
正文:
日本上周五发生的大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核辐射泄漏和余震有机会把破坏延续至更长时间。事件除了对日本经济复苏进程产生影响外,我们相信对投资者在亚洲区内的资产配置以致投资风险评估亦有深远影响。我们对事件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感到难过,在同一“世界村”下,我们不希望邻居失火,但经济现实是,事件对中国市场的短、中、长线影响正面多于负面。下面是我们就事件经济影响的一些定性评估。
短期影响:对日本经济影响大于全球经济
- 地震和海啸摧毁日本国民的财富(wealth)和生产设施 (productive capacity) – 包括人命 – 打击国内生产能力,从而减少日本国民收入 (income),拖慢本已呆滞的日本经济复苏。
- 事件对全球经济影响不大 - 由于日本不是这轮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且日本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本已在减退中。
- 另一角度看,中国经济规模现已与日本经济相若。地震对日本经济中期的负面影响,部份可被对中国经济的正面影响抵消。
- 由于对生产活动和企业盈利影响有待估算,相信地震对日本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未全反映在日本的金融市场上。日本股市今早开市急跌5%。但对环球金融市场影响亦有限 – 除了预期日本政府和企业从海外调动资金回国,支持日圆汇价外,环球股市和汇市相对平静。不过若日本大手沽售美债,对美国债券价格有下行压力。
- 风险:不过(i)核幅射危机加深的中、长期影响和(ii)继续有激烈余震的风险不容低估。若(i)和(ii)影响延续,市场对前面两个因素隐含在其他区内地震带地区的恐慌上升,会打击短期全球金融市场信心。
对中国经济影响正面大于负面
- 日本国内日后重建,会增加对中国相关原材料和机械产品的进口需求。假若没有重大余震,日本重建最快应会在1-2季内开始,对中国出口有拉动作用。
- 此外,日本专注灾后重建,会减轻与中国就钓鱼岛冲突的可能性,政治冲突淡化有利稳定中国经济,促进中、日双边投资和贸易,特别是中国对日本的出口。
-日本企业在面对国内困境下,短期会拖慢到中国的新增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但相信对于现有业务影响应不大。日本在中国投资占外资比例不大,2010年只占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的4%或42.4亿美元。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主要在制造业、零售业、金融业和进出口贸易,在房地产的投资相对微小。
- 短期部分日本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会将海外资金调回日本,应对日本灾后重建对资金的需求。这有机会令在中国的日资金融机构减少对在中国的贷款,而由于日资金融机构的客户主要是在中国的日资企业,这些日资企业对境内贷款需求会增加。
外资重整投向日本房产的比重
- 在美国和日本房地产市场经过数年下跌后,国际房地产基金原本今年重新看好日本和美国等房地产市场。但相信地震事件会令国际房地产基金调整亚洲的策略,而很大可能性是将原本在日本的资产配置份额转移至中国。
- 而另一方面,短期从日本LPs募集资金参与中国房地产或其他私募股权投资的难度会增加。(不过中期出于避险考虑,预期更多日本资金会投向海外市场,包括中国市场。)
中、长期影响:灾后重建有利中国
- 日本灾后重建,基建、房屋等各环节的建设需时数年,中期对日本GDP有推动作用。这对区内需求,包括中国出口会延续短期的拉动作用。
- 我们不同意一些国际评级机构的轻描淡写,这次地震对日本财富积累的破坏颇深,对日本经济实力 - 包括日本政府财政实力 - 有深远影响,长远削弱日本在世界舞台的经济影响力和地位,有利中国在亚洲经济进占领导地位。
重整资产配置避险
- 这次地震的强度和破坏力,令外国投资者重新审视在处地震带地区直接投资的风险。外国投资者在亚洲区内的资产配置中,会减少日本的权重以规避风险。一方面,亚洲直接投资组合会从地震高风险地区如印尼、菲律宾、台湾、日本转移至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等地区。
- 同样地,中期出于避险考虑,更多日本资金会投向海外市场,包括中国市场。这次地震凸显对日本出口工业的影响,据报道地震专家重估整个日本的地震风险,由于地层结构改变,将来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会上升,包括首都东京受地震的风险增加。若是如此,日本国内企业将有更大决心分散生产线到非地震带地区,包括中国,这会利好日本对华的直接投资,特别是那些日本企业较熟悉的城市如大连、青岛、天津等。
突出国内地震高危城市风险
- 要注意的是,日本大地震会令投资者2008年四川都江堰地震的记忆重返,投资者对投资成都的风险会重估,特别是高科技工业(我们肯定外资会再勾起1998年台湾新竹地震对高科技生产如晶圆代工的影响)和房地产业。于此,在成都和重庆的竞赛中,由于成都有地震风险的不确定性,我们对重庆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商业和工业地产、商务园等市场看高一线。
能源政策倾斜
- 地震对炼油设施的破坏,和核能设施在地震后出现幅射扩散的风险,会加强国家基于安全考虑,开发更多低风险如风电等的可再生能源。
祝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