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止司法腐败―――“克隆”张立勇模式正当时


遏止司法腐败―――“克隆”张立勇模式正当时

         文\司马建国

20081月张立勇担任省高院院长以来,“大动作”接二连三。从推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圆桌审判、能动司法、调判结合、热情接待、人民陪审团、裁判文书上网,到网评法院、网络监督员。这一系列执法为民的思想和方法,在经历实践、争辩之后最终得到了河南大多数人民的认可和衷心拥护、支持,同时,百姓心中自然沉淀并形成了“张立勇模式”的形象,河南司法“这边风景独好”的情景也呈蔓延趋势。。。。。。

在腐败尤其是司法腐败还没有得到彻底遏止的今天,在全国更大范围和空间上推广“张立勇模式”很有必要也势在必行。理由如下:

1、张立勇模式核心思想是顺国情顺民意。“文革”的历史告诉我们,腐败在一定时间内若再得不到遏止,人民反腐败战争潜力还是存在的。张立勇模式的核心思想的实践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张立勇模式核心思想原型:“司法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司法腐败比任何腐败都可怕。”;“ 要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法院工作的根本标准。“法律是由人民制定的,法律实施得如何,最终要由人民说了算。”;

2、网民反腐败力量的崛起和效果。

20101230日,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截至201011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4.5亿人,年度增长率为20.3%。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33.9%,已经超过了30%的世界平均普及率。张立勇模式的方法是网络反腐和网络参政的途径的可信可行方法之一。比如张立勇模式实践的方法中的网评法院、网络监督员系统;

、人民的呼唤。张立勇模式实践以来,其执法为民的思想、方法、措施、执行力,步步到位。不但河南人民满意,也得到了全国部分了解张立勇模式的百姓的赞可;

4、张立勇同志的观点和个人魅力也很有必要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和推广。诚然,就张立勇同志个人而谓,其浑身是铁打出的钉子是楷模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钉,推广是必须的。比如针对法院腐败,他言行一致的做到了:“要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惩处腐败法官和违法违纪人员,凡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律师财物的,一律停职;凡插手案件贪赃枉法的,一律清除出法官队伍;凡构成犯罪的,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张立勇模式的务实且创新的统一是符合现阶段中国司法综合情况的。思想和方法务实不创新就不能可持续,创新不务实就不能可信可行。比如,在对待审判工作服务大局的问题时,张立勇提出:一要摒弃在适用法律上的机械法条主义,全面把握法律的精髓和立法的本意,努力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二要摒弃孤立办案、就案办案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审判工作服从服务于大局的理念,把法院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

6、张立勇模式的党性是真诚的辩证的。比如,在如何认识西方司法制度问题时,张立勇提出:要破除对西方司法制度的盲目崇拜,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旗帜鲜明地坚持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再比如法院执法思想的创新,张立勇同志还提出:“人民法院解放思想,就是要把思想从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误区中解放出来,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从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的地方解放出来。用解放思想这把“金钥匙”,开启人民法院工作的新思路,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法院工作的大发展。”

又比如,在审判工作服务大局的问题上张立勇提出。一要摒弃在适用法律上的机械法条主义,全面把握法律的精髓和立法的本意,努力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二要摒弃孤立办案、就案办案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审判工作服从服务于大局的理念,把法院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

在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稳健,人民生活有所提升的前提下,司法的清廉高效是人民幸福指数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推广完善张立勇模式很有必要,也正当时。

 

附件:本博认为的张立勇模式的内涵

 

1\张立勇模式的核心指导思想:

 

坚持党性,实事求是,执法为民。

 

2\张立勇模式的执法为民标准:

 

法官公正执法是最起码的职责,人民满意是衡量法院工作的唯一标准;

 

\张立勇模式特色:

 

务实创新\可信可行\对立统一\辩证执行